关灯
护眼
    休息够了,姚瑶才伸了伸懒腰,一旁卖菜的大叔瞥了一眼,以为她要回去,“哟,小姑娘,这么早就回去呀。”

    姚瑶只是懒懒地应了句,“不回去。”

    随后扯开嗓子叫道,“路过的哥哥姐姐叔叔婶婶们看一看啊,新品小吃便宜卖啊,免费试吃,不好吃不好钱。”

    刚才发话的大叔也着实被她吓了一跳,之前还在睡觉,突然扯开嗓子嚎一句,任谁都禁不住她吓呀。

    听到“不好吃不要钱”的路人们都纷纷朝她那望了一眼,一位中年妇女走到她面前,问道,“小姑娘,你这竹笋酿当真可以试吃?”

    姚瑶点点头,“盘子里的是今天早上刚做的,热乎着呢,大婶你要不要尝一个?”

    那位妇女也不扭捏,拿起一个便放在口中咀嚼,“嗯,有肉味,还有竹笋和蘑菇的清香,挺好吃的。小姑娘,你这怎么卖呀?”

    “散装的五个铜子一斤,油纸包的三个铜子一包。”

    妇女点了点头,“山鸡肉,算起来也便宜。给我来三斤散装的和两包油纸包的。”

    姚瑜将散装的用油纸包好,取了一节绳子和另外两包绑在一起递给中年妇女,“一共二十一个铜子,我只收您二十个铜子。”

    上了年纪的妇人都爱贪点小便宜,姚瑶少收了她一个铜子,一时便引起了街上的一股热潮。一种不成文的习俗

    “小姑娘,给我来一斤散装的。”

    “小姑娘,给我拿几包装好的送人。”

    “小姑娘,帮我一样拿一些……”

    姚瑶见此嘴角勾起了会心的笑意,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舍小钱而得大钱,虽然少挣了几个铜子,但一时间,送人送礼必送竹笋酿成了镇上一种不成文的习俗。

    一旁的卖菜大叔看得呆若木鸡,他最开始看那孩子在睡觉,还以为她不会做生意,谁曾想,她现在就来了个出其不意,这孩子简直是天生经商的好料子啊!他从未见过哪些食品能引起如此大的影响。

    大抵姚瑶也没有想到会这样,不到半个时辰,姚瑜带出来的竹笋酿便被抢购一空。

    “不好意思啊,各位叔叔婶婶,今天的竹笋酿已经卖完了,请大家下次再来吧!”

    “小姑娘,我先定下五斤散装的,明日麻烦你送到福来酒楼,路费我会另外给的。”

    众人一听福来酒楼,纷纷转移了视线,这让一度不习惯成为众人焦点的姚瑶松了一口气。

    福来酒楼,是镇上最大的酒楼,据说福来酒楼的少主是两年前逃荒来的,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便让福来酒楼风生水起,想到这少主,姚瑶倒觉得他是个奇人,兴许日后可以和他长期合作。

    “嗯,好的。”

    姚瑶刚收拾好大方巾便见袁翠芳带着姚瑜回来了,姚瑜一脸兴奋地说着遇到的事情,“姐,你不知道,刚才我和娘去卖手帕,本来三个铜子一张的手帕被一个管家小姐看中了,买了十张呢,还给了我们一两银子说不用找了。”

    姚瑶也有些震惊,她卖了半个多时辰的竹笋酿才赚到八十多个铜子,袁氏和姚瑶直接卖出了一两银子的高价,更别说加上之前散卖的那些了。

    “姐,你还不知道吧?刚才出一两银子的官家小姐还说让娘给他们做绣活儿,一个月好几两银子呢!”

    姚瑶无奈叹息,哎,官家小姐就是不一样,他们连一个铜子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总有一天,她也会成为这样的小富婆,带着爹娘和弟弟妹妹走上人生的高峰。

    福来酒楼。

    听着小厮汇报的消息,萧玉将手中折扇猛地合起,半个时辰卖完所有东西,这少女还真是个奇女子,任他当初,也花费了两年时间,才让福来酒楼风生水起,如此看来,这番奇女子,他还真要见上一见。

    说起福来酒楼,那可是镇上人人皆知的酒楼,再说起那福来酒楼的少主--萧玉,镇上的姑娘少妇没有一个不是红着脸丢手帕的。

    自然,这其中并没有姚瑶。此时的姚瑶正带着姚瑜一面问路一面往福来酒楼赶,福来酒楼她是知道,但终究还是没有去过,对道路不熟悉,本几刻钟便可以赶完的路程,二人硬是走了足足一个时辰。

    姚瑶望着福来酒楼烫金的牌匾,她真想砸了它,他们耍大牌让她送这不知坐落在哪个角落的酒楼里,虽然有另外的银钱充当跑路费,但这日日往这处赶,她还真受不了。先不说这每日一个时辰的路程,光是路上那少女少妇瞪着她如狼似虎的眼神就让她愁得苦不堪言。

    “这不是姚姑娘吗,快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