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刘箕虽不知今夏青州灾荒何时会起,甚至不知道到底灾荒会不会来。

    但是以他的推断,灾荒会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所以近期他不仅往保万县运了不少钱财。

    还让敬武公主帮忙,偷偷找人在长安各大粮行采购粮食。

    让赵朋带车队,到附近各处扫粮。

    仓鼠一样往保万县大库存了不少粮。

    而今正是入夏,新粮即将成熟。

    粮价平稳,商家也不惜售。

    刘箕的收粮行动顺利无比。

    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县民,看着一车车粮食往太平峪里拉。

    甚至开始发愁,这吃不完,陈了多可惜。

    太皇太后当时吐过口,答应未央宫内库出钱储粮备灾,可由小皇帝做主。

    此也为王政君备策也。

    刘箕肯定也不能放过薅内府羊毛的好机会。

    宗伯凤虽然虚应故事,耐不住刘箕软磨硬泡。

    少府大人也出不少血,未央宫内府出钱,让刘箕屯了一批粮食在未央宫。

    “太皇太后,听说皇上在内宫屯了不少储粮。

    可否暂借大司农府,以用于赈济灾民?”

    左咸调动府库金钱,到市上采购粮食时。

    才发现,街市粮店已十有九空。

    听闻小皇帝在内宫储了一批粮食,大司农左咸打起了这批粮食的主意。

    须扑居次云已答应留下服侍太皇太后,增开关市之事定下来后。

    左咸受大司马之命,也安排了官商车队启程前往蜀郡收锦。

    他不知道的是,蜀锦大部分已被霍鸿的商队现钱收走。

    现在辗转到护羌校尉府,出关换了金、银、兽皮、草药,又回关内。

    购了粮食、食盐,生铁、硝石、硫磺等物,正往保万县而归。

    之前蜀郡太守数次上书,请求朝廷购锦,朝廷回书都是含糊其辞。

    如今有游商来解决了问题,太守自然懒得再去上道奏,陈说此事。

    左咸若是知道的话,估计一口老血立马要喷出来。

    “即是皇上做主,未央内宫储粮,你自去问皇上去。

    如今陛下大婚数月,业已成人。

    未央宫之物,哀家也不便做主。”

    王政君坐在靠椅上,眯着眼淡淡的道。

    春天时候。

    是王政君做主,否了小皇帝提前备灾的建议。

    如今灾祸果然发生。

    老太太怎么好意思因为这事,再给刘箕下命令。

    虽然当时她最后也答应了刘箕,可以动用内宫财力储粮。

    但那也是有刘箕一再争取的原因。

    左咸见太皇太后这里不松口,只好悻悻告退。

    粮还得借。

    紧赶着从长乐宫,跑到未央宫。

    “宗伯少府,听说你这未央宫,存了不少储粮。

    如今大司马有令,调拨粮食赈灾。

    您看看,我这何时派人来支取?”

    左咸先找到宗伯凤。

    知道他是王莽拥趸,开口便拿出大司马来压他。

    “大司农,未央宫是有储粮不假,不过那和我这少府衙没有关系。

    这都是陛下每次找我支取钱款。

    自行派人去市上购了米粮,储于皇帝私库。

    我这里只有钱款出去的文书,没有米粮进来的凭证。

    再说,自打大朝会下朝后。

    陛下就调了一什龙禁卫,日夜守在粮库门口。

    你这说的倒好,张口就问何时来支取,你去取个试试呢。

    恐怕不把那龙禁卫杀绝,你是一粒粮食也拿不到。

    不是我不为大司马尽心。

    说句不当说的,陛下如若不松口。

    就是大司马亲自到了,估计也调不出粮来。”

    宗伯凤满腹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