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孟大人和尚书大人这边一口酒,几口菜,吃的好快活,小二那里又上来俩新菜,撤了两道动了几筷子的旧菜,然后退到外面,等候差遣。

    孟大人吃完回味一下,于是又开始说:“这案子落到唐元琎手里时,唐元琎正好认出来这蔡氏是汤县令之妻,而且知道蔡氏嫁给汤县令时带了八百亩地的嫁妆,蔡氏很会持家,汤县令家中极富,于是唐元琎就主动着人去找蔡氏,说这案子他定会全力相助,蔡氏与唐元琎之妻马氏幼时相识,只是二十多年未见,当时蔡氏见唐元琎主动帮忙,以为自己遇上贵人,不疑有他,立刻回去封了五十两银子,备上一大车厚礼前去唐元琎家里,拜访唐元琎之妻马氏,马氏和幼时玩伴多年未见,这一见面,开口不了几句就说自己儿子唐实彪好相貌,有功名,就是眼光高,定要娶一房貌美有门第的妻室,接着又问起了蔡氏的女儿如今可曾成家。”

    说到这里,屋里一片安静,孟大人见尚书大人和仨孩子听的太认真了,于是又责怪兆辉不会关心小妹妹,要给小妹妹夹菜,自己也要吃几口。

    尚书大人听的正投入,突然又卡了,既然孟大人要吃,那尚书大人就好好伺候孟大人,兆辉给雅俗怎么夹菜,尚书大人就给孟大人怎么夹菜,兆辉怎么关心小妹妹,尚书大人就怎么关心孟大人。

    吃吃喝喝折腾了好一会儿,孟大人又开始了,言道:“这蔡氏以为马氏秉性纯良,就实话告知,马氏一听,立刻就要和蔡氏结为儿女亲家,加之唐元琎一旁再三保证,定会帮蔡氏夺回其父的全部遗产,蔡氏当时觉得,只要父亲遗产到手,全给女儿做嫁妆也无不可,但是婚嫁大事,不敢轻易答应,就说要和汤县令一起帮女儿先相看一下,唐元琎夫妻再三逼催,蔡氏都没有松口,事情到了这里,唐元琎就只能答应得空带儿子前去拜访汤县令一家,马氏这边送走蔡氏,唐元琎就立刻吩咐府里,叫当差的把蔡氏的官司好好的查,慢慢的审,千万不能急,定要把证据查看仔细了,确保公正公平,府里干事的揣测唐元琎的意思,就把官司压在一边,直接丢着不理不管了。”

    听到这里,李尚书好像能猜到结尾了,可是真正的结尾,不是那么好猜的,孟大人于是又要给李尚书敬酒,李尚书这会儿是来着不拒,直接一口干了,然后孟大人又给李尚书夹菜,李尚书倒是没什么吃菜的胃口了,只想孟大人接着往下说。

    孟大人还就非得吊吊李尚书胃口才行,于是又批评兆辉,小妹妹是女孩子,去亲自叫俩好汤来,给小妹妹吃,然后又吩咐小二,快上好菜来,小二连忙殷勤伺候,孟大人又前后一番吃喝折腾享受,仨孩子也跟着乐呵,见李尚书不说话,孟大人又叫仨孩子给李尚书敬茶,但李尚书得喝酒,前前后后一番忙活孝敬。

    又一阵吃完了,孟大人继续说:“这案子嘛,前前后后拖了两年,这中间,唐元琎和马氏倒是不急着催儿女亲事,但马氏隔不了三五日的就各种巧立名目的邀蔡氏到家相聚一番,不但家中所有人,还包括管事亲戚的生日,大大小小的节日,各个有说法的日子,一概不放过,而蔡氏每次去唐元琎家里都是重金厚礼相赠,为防官司落空,不敢礼薄。”

    听到这,李尚书有些坐不住了,这唐元琎夫妻到底是为了要人家姑娘,还是为了图人家家财的,于是李尚书直接转身看着孟大人,等他说下去,孟大人接着说:“我知道李尚书你现在的疑问,您想想我一开始和您说的,唐元琎确实不犯法,但他不干净,这唐元琎出身寒微,幼时家中贫困,妻子马氏也是好吃懒做的极爱挥霍之人,虽说唐元琎品级比汤县令高不少,但这家境嘛,可就比汤县令不知差了多少,我朝历来重视吏治清廉,唐元琎一家的进账都远不够花销的,但是唐元琎也怕丢官入狱,所以不敢贪污,于是就想着花那些找他帮忙的人的钱,但是找他帮忙的人其实不多,所以他才四处好心先主动找人去帮,这汤清美汤县令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听到这里,李尚书可不糊涂,只是不知这唐元琎到底是为图财,还是为图人,或者,两个都想要,但是,孟大人又怕要吃喝折腾了,想想自己折腾人一辈子,今日突然被人折腾,很懊恼,于是,李尚书直接给孟大人倒酒夹菜,犒劳孟大人讲的辛苦了。

    孟大人能被极有个性的李尚书伺候,心里好快活,享受溢于言表,连连吃菜喝酒,李尚书索性叫仨孩子集体敬孟大人一杯,敬完后,也叫兆辉给小妹妹夹菜,自己离得远,兆辉激动的满脸甜蜜,连连给雅俗献殷勤,小心肝都幸福化了。

    其实李尚书的第一反应是准备叫小妹妹给哥哥夹菜,可话到嘴边觉得太荒唐,今晚都给孟大人绕晕了,于是情急之下说了本该孟大人说的话。

    孟大人一听李尚书这么说,心里更快活,比外甥还要快活,直接自己斟酒干一口,好好回味一下,李尚书一旁看着孟大人这快活过瘾的样子,心里都堵得慌,终于理解自己大哥面对自己时,常常心有多累了。

    快活够了,孟大人又来了,故事要继续说,李尚书一看,赶紧打起十二分精神接着往下听,孟大人言道:“唐元琎经过和汤县令一家一年多的交往来看,知道汤县令家中实在富贵,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唐元琎家中的大半花销,都是汤县令的妻子蔡氏掏银子买账,反过来汤县令一家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处处精打细算的供养着唐元琎一家的开支,可唐元琎一家,却人前人后挥霍的潇洒自在,每每赴宴或是采买,唐元琎夫妻都会把汤县令夫妻叫上,一到结账时,汤县令夫妻都不得不掏银子买账,唐元琎之妻马氏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是隔三差五的叫蔡氏来拜访自己,就是三天两日的邀一帮熟识的女眷去汤县令家里吃喝宴饮一番,蔡氏每次都费心铺张招待,丝毫不敢怠慢,因为那九百亩地的案子,还扣在唐元琎手里。唐元琎一家经过那一年多的舒坦花销日子,更铁了心要和汤县令家结亲,这不止能解决儿子终身大事,还能找个供他一家一辈子安稳享受的好亲家,汤县令官又不如唐元琎大,这门亲家肯定也听话,所以到后来马氏是对蔡氏明说,等汤圆姑娘进门嫁给她儿子,这案子才能审,那九百亩地就算汤圆姑娘的嫁妆,汤县令一家只要把女儿嫁过来即可,其它的事,都不必过问了。”

    孟大人这段才说完,李尚书脸色沉的厉害,汤县令也是朝廷命官,可官员对涉及自家的案子都得回避,这大约也是汤县令无可奈何的原因,想唐元琎对一个县官都敢如此,真遇到涉及利益重大的事,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思及此处,李尚书又问孟大人道:“那汤清美对此时到底持何态度?他当不至于任人宰割吧?”

    孟大人到这里终于是平静了,于是说:“汤清美一开始打听到唐元琎儿子的模样为人,就立刻不同意嫁女,当即就劝媳妇蔡氏,九百亩地给官府充公都无所谓,保住女儿才要紧,可是蔡氏不舍父亲遗产,所以一个劲坚持,才进了唐元琎的圈套,唐元琎前后两年时间,搜刮了汤县令家大量钱财,也登过汤家家门多次,中间几次带过儿子唐实彪去了汤县令家,唐实彪每次一到汤县令家,是里外一副大姑爷大驾光临的德行,都差点没把汤圆姑娘吓死,汤清美看不惯唐家人,虽然依妻子的话舍了银子,但终没妥协舍女儿,婚事没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