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允熥既然决心已下。黄德自然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做为一方牧守。自己的属下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也有点面上无光。还怎么好意思再多说什么。

    其实黄德劝朱允熥缓缓也是为了朱允熥考虑。朱允熥人刚到浙江。还是快过年的时节了。税银也是这个时候要上缴朝廷的。如果这个时候浙江出了任何事情。对于朱允熥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朱允熥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种私德败坏的人居于官位之上。那一县的百姓,该是活的有多艰辛?有多痛苦?职责所在,容不得朱允熥为了他自己的政治前途去思量。

    朱允熥原本是想让马三保去看看的。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一个知县。虽然在自己看来是小官儿。但是也是一方主官。拥有的潜势力,可不是马三保能搞的定的。万一狗急跳墙。马三保能不能囫囵着回来都是个大问题。

    所以朱允熥还是决定自己去看看。

    温州也是自古商业兴盛之地。很久以前这里是江南通往当时最大的港口泉州港的必经之路,所以商人云集。很是兴盛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大明建都在南京。已经杭州作为一个港口的渐渐开发。温州已经不如当初那般繁华了。

    朱允熥既然决意自己要去,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去。那样也太显眼了些。所以朱允熥只带了八名侍卫和马三保就上路了。黄德本欲阻止。看他心意已定也不好说什么。反正年前,总督衙门也不会有什么要紧的事儿。他就是失踪一时也没什么事儿。

    朱允熥既然不能表露身份,自然也就不得再摆出仪仗了。一众人赶着一辆马车。几名侍卫骑着马。做富家公子打扮。向温州缓缓而去。朱允熥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一次却是彻彻底底的纠正了自己的穿着。一袭粗布的袍子,外面罩着黑狐皮做的披风。这黑狐皮可是相当的少见。在市面上,就是千金也难求一张。更不要说像朱允熥这样制成大衣披在身上。倒是符合他富家公子的身份。

    冬天寒冷,尤其是江南的冬天更有一种阴冷。朱允熥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季节。不过他的性格,却和这个季节恰恰相反。他的性格就像太阳一样,耀眼,张扬,但是光明正大。从来都讨厌那些下三滥的手段。和畏首畏尾的退缩。一往直前,勇不可挡。也不知这样的性格适不适合当皇帝。

    从杭州到温州去,虽然多有丘陵起伏,但是这里古来商贾往来,路却是修的极好的。所以朱允熥一行人尽管并不急着赶路,还是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温州。温州虽然商业发达,经济兴盛。但是城墙却并不太高大。这城墙还是前元时期,温州富商为了抵御土匪的骚扰而出资建起的。毕竟不是谁都有沈万三那样雄厚的财力。可以建起南京那样规模的城墙的。

    朱允熥此前并未来过温州,马三保当然也没来过。还好侍卫中有一个叫冯楠的就是温州人。所以由他带路,一众人等倒也不怕迷了路。

    朱允熥原本是打算住在客栈里的。但是客栈人多眼杂的。也不安全。朱允熥随即就决定住在冯楠家里好了。冯楠虽是京营一个普通的校尉。但,家里却是家境殷实的。毕竟兵荒马乱的年代,当兵。尤其是住在总是获胜一方的士兵。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冯楠自然也得了不少。

    冯楠的家算不上大,总共也就只有两进的院落。冯楠把家人都赶到了偏房去。又吩咐家里人千万不要说出去家里来客人了。只说是,冯楠的战友们陪他回家看看就是了。

    朱允熥客气了一番,看着冯楠的母亲,70多岁的老人家诚惶诚恐的样子。也就只要在主厅住下了。毕竟在老人家眼里,他不仅是出身尊贵的皇孙,也是自己儿子的上司。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浙江一省的父母官。听说,还有可能将来要当天下百姓的父母官。老人家虽然心底淳朴,倒也不是傻的。自从朱允熥上任浙江总督,坊间流传,早已把他作为了隔代之君的人选。更有人大胆推测,他还可能直接继位。因为当今太子身体不大好,早已是满朝皆知的事情了。这样的真龙天子要住在自己家,老太太当然有些惶恐,但更多的是兴奋。有了这层关系,儿子说不得这辈子就不止是个小小的校尉了。

    朱允熥在温州住下来,就吩咐手下的侍卫除了四个人随侍在自己身边,剩下的4个都出去打探消息。先看看,这件事儿是否已经人尽皆知,最重要的是温州知府是否知道。他如果不知道,那么这件事儿就很好处理了。朱允熥以浙江总督的名义给他发一份公函,责令他查明此事也就是了。他如果知道,那么朱允熥就要好好查一查了。这其中的猫腻可就大了去了。

    吩咐了该吩咐的事情,朱允熥就像往常的冬天一般,又开始赖在被子里面,不愿意出来了。马三保对此也很无奈。这位主子,什么都好。又聪明,又有心机。就是冬天的时候,就像个猫儿一般,整天的睡不醒,就算睡醒了也是赖在被子里面看书。这不都到温州差案子来了,这位爷还是整天呆在被子里。马三保嘴上不说,心里却急的不行。在他看来,现在不是查案子的时候,查了难免要出乱子。可是朱允熥既然下了这个决心要查。怎么还整天赖在被子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