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允熥冬天喜欢躲在床上看书。性子是有些懒散。可是他也明白,他的生活不会是这样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特别珍惜这两天的闲适。

    那天在酒楼上,看到王勇的表现。朱允熥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开海是为国谋利。但是要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手里没钱可不行。朱元璋说了要让他建海军。海军绝对是现阶段历史条件下最烧钱的军种。

    而且大明的海军尚没有多少远洋航行的经验。这无疑都需要更多的钱去准备。火炮的改制,也是朱允熥心里想要实现的愿望。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有钱上。朱允熥即不愿意在浙江加税。更不愿意节流朝廷的关税。

    也就只能自己赚钱了。手里放着三百多万两白银。要是还赚不到钱。朱允熥也就不用做这个穿越人士,更不用说前世还读了几年的经济学本科。但是这种事情自然不能自己赤膊上阵。毕竟自己现在不仅是皇孙身份,还是浙江总督。要是也去经商。不说违反朝廷禁令,起码也太难看了些。

    既然王勇心思又细,又很有些见识。朱允熥就拨了他一万两银子。叫他在浙江当初转转。先熟悉熟悉市场。被一上来就两眼一抹黑,还要想着赚大钱。这就有点贪心不足蛇吞象了。总是要出事的。王勇拿了钱,又从朱允熥这儿讨了几个侍卫就上路了。

    朱允熥倒也没吩咐他什么,只是叫他处处留心就是。

    另一件正在进行的大事,就是浙江军队的整肃。朱元璋之所以给朱允熥派了两卫兵马过来。就是怕朱允熥动作太大,而浙江卫所牵涉太深,最后闹个兵变可就不好了。常升以常遇春之子的地位,又是浙江总督亲自下的命令。浙江卫所本就无疑反抗。这样的整顿,自然没有什么风波。这是都指挥使有点儿不情愿。但也不敢说。

    浙江总督即有权节制有司衙门,换他一个指挥使还不跟玩儿似的?再说,这位爷摆明了是奔着皇位去的。自己还是少惹他的好。免得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第一步棋走好了,所以朱允熥这些天才有这个闲心躲在家里看书。不过上天注定了,他穿越回来的这辈子。绝对清闲不了。朱允熥才准备放下书,午睡一会儿。马三保就心急火燎的跑了进来道“殿下,不好了。”

    朱允熥一皱眉头道“出什么事儿了?”

    马三保才喘了口气道“有人跪在门口要告状。”

    “嗯?”因为大门正在整修中,所以朱允熥这总督衙门门口暂时还没有鸣冤鼓。朱允熥心下思量了一下,所说总督衙门是有权受理案件的。但是一般百姓告状,肯定是先去的县衙,然后府衙。再然后就是按察使司,也就是臬台衙门。什么样的案子会让他越过这些人直接把状子抵到总督衙门。这可不是个好相与啊。

    朱允熥皱了皱眉头道“你先去看看,是什么案子?”

    马三保惶急道“我问了的,他要告温州府。”

    朱允熥瞪了马三保一眼,“说清楚些,告温州府的谁?”

    马三保道“就是温州府,他要告温州府一个知府,九个知县。还有上下一体官员,一个不漏,全告了。”

    朱允熥听了也是一惊,这好家伙。自己还真是安静不下来过日子。这刚闲的读了两天书,就出了这么大个案子。要知道,这个时节,以民告官,可不是小事。无论输赢,这个告的人,注定是不可能囫囵的回去了。衙门接你的状子之前,先就要打你一顿。以正朝廷法纪,让你明白什么叫上下尊卑。

    一个人告一个府。这可有点儿牛气了。朱允熥也必须好好思量一下。现在已经快要11月了,这眼看着就过年了。怎么就这么的不省心呢?朱允熥想了想,心道,也罢,如果自己为了稳定,要压了下去。皇爷爷想必更失望。自己心里也会过意不去。

    这篓子,捅了就捅了吧。

    朱允熥道“给我换官府,我去接了。”

    马三保迟疑道“殿下,这要接了,搞不好要出大事儿啊?”

    朱允熥道“大事儿就大事儿吧,我即总督一省。职责所在,躲不掉的。走吧。”

    朱允熥身为皇孙,一出生就是超品。又仪同亲王,本来身着应该是正红色,前后各秀四爪坐蟒一只。但是有赐了他明黄服饰。所以朱允熥此时所说的官服。就是明黄色的。看着倒更像太子的服饰。不过不一样的是,他侧身下方是没有绣金蟒的。

    朱允熥端坐大堂上,门要修的时间长些是因为要加台阶。所以把大门整个拆了重建。大堂却不用这般麻烦。直接修就是了。

    朱允熥有权节制浙江军队,又是右军大都督。也算武官一名,身后自然是雕的麒麟。之上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明镜高悬。这却是文官的匾额了。但是朱允熥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也没有人能说,这么做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