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高楼之上,长云过眼。

    眼前之景让人心旷神怡,一旁儒生们叽叽喳喳的讥讽却也让人不耐。

    林羽在众人的目光中站起身来。

    抬手轻轻一拭。

    仿佛能摸到浮云一般。

    眼看白日将要落山,将满城映出光彩。

    一条沙河从城外绕过,直直流向远处。

    不禁脱口而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此句一出,不少人当即放眼朝天边看去。

    沉浸在诗句之中。

    白描的手法,却将眼前景色全部囊括。

    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所谓的王兄李兄,均是不断在嘴里琢磨着这短短的十个字。

    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

    细细读来,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胸襟为之一开。

    其诗词的功底已经可见一斑。

    他们不禁将目光凝聚在林羽的身上。

    等待着下文。

    一股讶异之感已经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

    这个武者,好像有点东西。

    林羽吟完一句,可没管他人的反应。

    端起茶汤轻轻一饮,随即扬手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随手放下汤碗,静静地看着惊掉下巴的儒生们。

    “好诗,好诗!”

    之前最早吟诗的那位“王兄”,此时也彻底被这首诗折服。

    后两句一出,他算是彻底服气。

    含义深远,耐人探索。

    没想到,这小诗后两句,竟然转而发表议论。

    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在稷林书院修习的“李兄”,更是见多识广,此时将这首诗,与平日里见到的那些大儒诗作一比,已是毫无半点逊色之理。

    比肩千古绝唱,甚至都说得过去。

    看着沉浸在震撼与惊叹中的儒生们,林羽微微一笑,脑子里又闪过一首诗。

    轻轻摆了摆头,再度开口。

    就让粗鄙的武者给你们上一上课。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话音一落,不少人急忙抬头。

    刚吟完一首诗,才过去几息时间,就又有新的诗作问世?

    这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不过这次的起句,虽颇有些想象力,但跟前一首比起来,少了些惊艳之感。

    不少人,都还沉浸在上一首诗的余味之中。

    可林羽接下来吟出的第二句,却让他们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此诗一出,不少儒生已经捂住了脸。

    极其夸张的技法,烘托出百云楼之高耸云霄。

    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

    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却被信手拈来,用入诗中,尽显返璞归真之妙。

    刚才呵斥过林羽的儒生,此时已经被羞得满目通红。

    恨不得挖开一条地缝,直接钻进去。

    免得在此地丢人现眼。

    一众儒生,吟诗作对,本难分高下,只好对着武者来打发一下心中的轻狂之意。

    毕竟在文人的大本营,徐州济川城,文雅之事永远是主流。

    平日里互攀风雅,共赏山河,哪里瞧得起过武夫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