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顺着长街走出些距离,林羽观察着济川城的风土人情。

    徐州不愧是儒家体系的发源地,各家店铺用作招牌的幌子上,都是上好的书法。

    往来行走之间,儒生打扮的人很是常见。

    比之锦官城多了不少。

    时至夏日,几乎人手一张折扇,捏在手中,一开一合。

    扇不扇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那个格调。

    扇面上写写画画的内容更是决定折扇档次的关键。

    若是笔走龙蛇者,基本都会把扇子开上许久才折上。

    若是写得普普通通,大多都是快速开合,避免被看清楚上面的笔迹。

    而这长街小巷中,说书行的数量也是非同寻常。

    说书先生的声音起起落落,交错响起。

    惊堂木之声,几乎是坊市之间的主旋律。

    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低端的,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徐州济川城,都透露着一股文化之都的味道。

    正觉得有点意思,不知不觉他走到了一座高楼之前。

    牌匾之上题着三个大字。

    百云楼。

    不知是何人所书写,端的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光是看这书法,就有连绵不绝的气势。

    定是某位四品以上的大儒亲笔写就。

    字里行间,都有浩然正气,萦绕其中。

    这儒家圣地,当真是风云无限。

    “妙哉,妙哉。”

    看到里面有不少吃食,林羽悠悠走了进去。

    “客官吃点什么?”小二看到林羽走进来,赶忙微笑着询问。

    “初来徐州,不知这里有些什么特产的吃食?”林羽择一桌坐下,问道。

    “哟,客官从何处远道而来啊?”

    “蜀州。”

    “那可真是够远,横跨大半个大周了。”小二笑着回道,“想必客官是奔着诗会来的吧?”

    林羽微微一笑:“正是。”

    “这节骨眼啊,可真算得上是天下才子汇聚徐州了,能从蜀州赶来的,多半也是为了这事儿,”小二热情地笑着,“既然您是从外地来的,那推荐您尝尝济川城的两大怪,一为甜沫,二为茶汤。”

    “那便试试。”

    ……

    没多时,小二端上两碗吃食。

    这甜沫,名中带甜,却是一份咸粥。

    乃是豆沫制成,配有粉丝、蔬菜、豆腐丝等各类辅料,还有闻之香味浓郁。

    轻轻尝上一口,别有一般风味。

    至于茶汤,似乎也与茶无半点相关。

    轻轻品尝,乃是小米炒制而成。

    因其如冲茶一般,沸水一冲即熟,方才有名茶汤。

    林羽品着茶汤,不经意间瞥到了店里的题字。

    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茶汤非茶,米香四溢更胜茶。甜沫不甜,阅尽五味方得甜。”

    不禁啧啧称奇。

    不愧是徐州,就连吃个小吃,都充满了文化气息。

    此行不虚。

    看完了书法,林羽尚觉得不尽兴。

    想到此楼颇有些高度,应当能看到高处的美景,便端起茶汤和甜沫,就往楼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