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渠之所以会让杜苏去拍美剧是因为他觉得,杜苏可以先从美剧那精益求精、基本上是朝着拍电影标准靠拢的拍摄方式中学会怎样演好电影。

    美国电视剧为了能够让观众记住情节,一周后能准时守在电视前观看,每集都会花费掉十分高昂的制作成本和时间。中国的电视剧有时两天就能拍一集,但是在美国,□□天只拍了一集出来也是件很正常的事。

    而因为杜苏写出来的《篮色男女》这个剧本最初就定义在迷你短剧上,更是必须从一开始就打动并且牢牢的将观众抓住,所以第一集短短的四十分钟,拍摄更是一再的吹毛求疵,反复删改重拍,用去了二十多天的时间。

    付出总是会有所回报的,制作好的第一集在交给各个电视台审核并且对部分观众进行试播放之后,反响非常非常不错,电视台也就此确定会跟他们预定接下来的六集,于是剧组开始继续拍摄剩余的几集,慢慢的边拍边播。

    后来杜苏在某次接受国内一个采访的时候坦言:那时候的压力真的很大。

    他头一次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到一部电视剧中去。他不止是编剧、不止是化妆师,还是剧中比较重要的演员。事情多,责任也很重。以前他只需要将属于自己的戏拍完拍好就行了,可拍摄《篮色男女》,需要负责的太多。

    每集播出后都得关注收视率关注网上的评论,好根据观众的反应对于某些剧情进行修改。

    在美国电视剧的拍摄中,某些时候编剧比导演还重要,导演就像一个执行者,他需要做的只是将编剧想要表达的拍出来。即使有了一个总的剧本,也需要一个庞大的编剧团体,研究每一个细节,将每一句台词完美的展现出来。

    可是由于编剧们的罢工,团队缩减或者说只剩了一些从学校请来凑数的学生。他们熟知剧本的每个基本事项,但是却帮不上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忙。杜苏只能不断努力回忆还原着以前看到过的剧情,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然后再由其他人对于一些微小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

    尽管《篮色男女》第一集已经吸引到了电视台,让他们决定要这部戏,但这远远不够。一旦有一集观众不喜欢,没有收视率,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

    杜苏知道这部剧是拿了奖的,但是提前拍摄提前播出,又多了他这么一个变数,是否依然能够受欢迎他心里也不是很肯定。

    所以随着收视率的涨停,随着观众们的各种评论,杜苏的心情也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担心某一集拍完之后收视率狂跌,电视台会砍掉不再播放。

    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令大家满意的。

    开拍前,当杜苏第一次为伯纳德·奥尔比和博妮塔·莱德比特以及自己定妆后,南斯就惊叹着:“苏,你不应该当演员,你应该去做化妆师,整个世界都会为你的技术而疯狂的。”

    杜苏微笑,被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肯定总是开心的,他倒不会故作谦虚的说什么你太客气了云云,只是感觉美国人太夸张了,动不动就全世界全宇宙怎么怎么的。

    “嘿,我喜欢我的这个样子。”男主角伯纳德也兴奋的说道,“苏,我看过你们中国的武侠小说,非常喜欢。这就是那个什么‘易容术’吧?我觉得这个比‘功夫’还要神奇。”

    杜苏汗颜。要说易容术,其实2030年那阵儿确实研究复原出来了。利用中药研制成粉末之类的东西,不需要像现在做特技时用的道具定型皮肤,得花去几个小时往人身上贴,很快就能完全将人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