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袁氏听了女儿的一番见解后点点头:“真是这个理了。”说完,袁氏又带笑地看着自己女儿:“我们家的瑶丫头果真是长大了,也知晓这些个人情世故了。”

    “那可不呢?我好歹也出门见识的东西多了呀,以后就不用叫爹娘操心那么多了。”姚瑶也笑道。

    于是袁氏又促狭地捏捏她的脸蛋:“只是一件,你的婚姻大事,总是免不了爹娘来操心的!”

    姚瑶嫌弃地别过脸去,果然每次不管聊什么都是避不开这个话题的。

    姚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袁氏可不打算这么轻易就放她回镇上去,非让她在家里休息一天不可。可姚瑶这个劳碌命,竟然闲不住了,生物钟让她早早起床之后,闲的发慌,于是又背起她的小背篓到山上去了。

    现在的姚瑶已经不缺小菜了,但是山上的药材是很多的,她可以采一些回家里晒干了留着用,或者如果能够幸运地采到一些比较少见的药材,正好也可以拿到陈寿元那个老头子那里去,两个人一起好好研究研究。不过想到自己最近因为酒楼的生意太好,她完全忙到脱不开身,就算是还有其他的事情,她也都顾不上了。

    陈寿元那边她都没去过,倒是陈寿元自己来过两回,都是路过她酒楼的时候,看到她在柜台,就进来说两句。也不乏是有进来蹭一杯茶喝的意思。

    头一回的时候,陈寿元过来,和她说起过,崔大娘换了药方后,好像稍微又好转一些,可是他们家也还是那样,买不起多好的药来吃。又说道最近崔璨应该是手头比较宽裕了一些,所以崔大娘的药都没有断过了,每次吃完崔璨就来给她开新的给续上,所以想必崔大娘近日来的身体,应当有所改善的。

    说到崔璨的手头宽裕,那当然是之前姚瑶给过他的那一笔银子。不过据陈寿元说的话,崔璨上过镇上好几回,不过竟然一次都没有到酒楼这里来看过姚瑶。姚瑶心想,大约是他不顺路吧。不过又想,崔璨为什么要来看自己?姚瑶这么想,搞得好像他们俩真的谈恋爱,确定了将来一定要订婚了似的。

    姚瑶发现崔璨这个人也挺与众不同的,就比如说,给他什么东西,他从来不会跟你客气,该拿就拿。当然,他也不是像姚家那些人一样,整日地就想占人家的小便宜。反正没钱他也是这么过得穷困兮兮的,你肯去接济他,他也不跟你客气,就说个谢谢,连推辞都不推一下。明明是个读书人,怎么就一点也不迂腐呢?人家还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倒是拿得理直气壮。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姚瑶本身也很讨厌那种假惺惺的人,明明想要得要死,却还要跟你假装客气。到头来还不是要拿,而且拿了,说不定还会嫌人家给得少。等到下次人家不给的时候,他就更说人家小气了!

    陈寿元第二回来的时候,就没提崔大娘的事儿了,反而跟他说了些有的没的八卦。别看陈寿元这已经是个老头子了,说起别人家的家长里短来,比那老太太还要懂!姚瑶一边采药就一边想着,既然今日都会在姚家岭,不去哪里了,要不晚些时候就去崔家看一看崔大娘吧,顺便地也看看崔大娘的药方子需不需要调整一下。这么想着,姚瑶加快了脚步,手里的小药锄,锄得也更加卖力了。

    要不说这古代的环境就是好呢,姚瑶上山的时候,虽然日头很大,但就光是山上的树荫遮挡,她就不会被晒到了,更加上凉风习习地吹过来,就算她跑很远的路,也不会觉得热得难受。

    等采了药回到家里,就有袁氏递过来的豆浆。虽然没有冰镇过,但这可是袁氏亲手用石墨给磨出来的,豆香味非常浓郁,就算没有往里边加盐或者是糖,姚瑶也觉得很够味了,她从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豆浆。

    等喝完了豆浆之后,姚瑶都在想着,要不要给酒楼里也置办一台石磨算了,就算是不磨豆浆,也可以磨别的啊,比如说如果有点豆腐的好手艺的话,还可以再酒楼里自己就做豆腐来卖。还有别的很多,都可以用得到研磨的菜式,也都可以做了。姚瑶越想越觉得可行,恨不得那么久跑回镇上去了。

    放下已经喝空的碗,姚瑶就和袁氏说:“娘,豆浆还有很多,要不要我送一些过去给崔大娘他们喝?”

    袁氏斜她一眼:“人家都说女生外向,这句话当真是一点也没错,这都没过门的,还真是什么都想着你未来的婆婆!”

    “有你这么说你为出嫁的闺女的吗?我们连亲都没说,你怎么就知道她是我未来的婆婆了?”

    于是袁氏笑道:“哎哟,你这是怪我没去给你说亲了?这还不简单啊,我马上就找个媒人去,都用不着半天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