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晴空万里,赶鸭的老汉戴着草帽,背着竹篓,拿着长竹竿,驱赶上百只鸭子,进入稻田。

    鸭子一边嘎嘎叫,摇摇摆摆地跑跑跑,一边吃田里遗留的谷粒。

    “啊咧嘎嘎嘎嘎……”吆喝声响亮十足,一个人,一群鸭,愣是搞出了千军万马奔腾而过的架势。

    赵宣宣站在田边看那一大群鸭子,眉开眼笑,好奇会不会有一两只突然掉队。

    赵东阳和王玉娥正坐在屋檐下,认认真真地挑选鲜果。

    长着红脸蛋的水蜜桃,大大的奈李,圆滚滚的香瓜,火红的杨梅,饱满的黑葡萄,除了香瓜是自家种的,其它果都是早上从别人家果园现摘现买的。

    按照赵东阳的挑选标准,又要好看,又要新鲜,又要完好无损,又要大个,几乎是十个里面挑一个。

    挑完之后,夫妻俩又把每一个果子都前后左右上下各看一遍,确保没有看走眼,然后才把满意的果轻轻放到篮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篮子底部甚至垫了好几层荷叶,生怕果子被磕坏。

    为了讨好石师爷,赵东阳真是绞尽脑汁,生怕抱不到大腿。

    唐母、菊大娘和胡三嫂坐在旁边挑选菜蔬,标准也相当严格,要挑好看、干净又新鲜的。

    赵宣宣回头看一眼,感叹他们真有耐心。

    等赶鸭人带着鸭子跑远了,赵宣宣回到屋檐下,蹲着看鲜果,忍俊不禁,道:“爹爹,你挑得这么仔细,像选美一样!”

    赵东阳睁大眼睛,观察鲜果,丝毫不敢马虎,叹气道:“没办法,送这么一点礼,太寒酸了,要是里面再夹几个烂果,石师爷肯定要生气,以为咱家故意送差劲的东西,不重视人情往来。”

    赵东阳买得多,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下,依然精挑细选出两大篮子鲜果,赵宣宣不忍心辜负爹娘的心意,把两个果篮全部提到牛车上。

    还有一个菜篮子,装辣椒、葱姜蒜、豆角、丝瓜、小白菜、南瓜花,另外还有一大筐新鲜莲蓬。

    再加上半斤茶叶、一筐鸡蛋、一笼子乌鸡。

    等牛车出发后,赵宣宣抱着唐风年的胳膊,笑着调侃:“跟咱们同车的都是乌鸡中的皇后、鲜果中的美人、鸡蛋中的公主……是不是特别荣幸?”

    唐风年伸出左手,轻轻捏住赵宣宣的脸颊,轻笑道:“调皮!”

    牛车到达石家门口,石夫人亲自出来迎接。

    “哎呀!你们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石夫人哭笑不得。

    赵宣宣眉开眼笑,露出小酒窝,恭敬地行礼之后,道:“都是田庄上的鲜货,不值钱,我爹娘亲手挑选的,希望您不要嫌寒酸。”

    唐风年、赵大贵和赵大旺把牛车上的礼物往石家搬。

    石夫人拉住赵宣宣的手,穿过庭院,一边往正房走,一边亲亲热热地说话:“你爹娘太客气了,准备这么多礼物!难怪我嫂子说你是个实心眼!”

    石师爷站在堂屋门口,笑容和煦,手里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娃。

    小女娃穿着红衣裳,戴着银锁片,头发短短的,模样漂亮,又娇憨。

    唐风年和赵宣宣恭敬地对石师爷行礼,石师爷笑道:“不必多礼,进屋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