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们中方的几位参赛选手商议过后,又一次体现了团体合作精神,各自分工,同时进行:有和面的,有烙饼、蒸饼的;有切菜、配菜的……

    我准备炒个京酱肉丝,另一位选手把生菜、胡萝卜、西芹、紫甘蓝等切成细丝摆盘,饼也都做好啦,山东春饼,东北的筋饼(也是春饼,只是叫法不同),送到评委面前,我上前把薄如纸的筋饼上摆上五色蔬菜丝,然后裹紧,双手送给评委,大家品尝后,全票通过,送到餐厅。

    母子俩很是高兴,小男孩见那几近透明的筋饼里着五色菜丝,煞是诱人,忙不迭拿起一个,蘸些酱料,急不可待的咬了一口,点点头,“好吃,”三口两口吃掉一个。

    马上又拿了一个春饼,卷了京酱肉丝,又是三口两口吃掉,他的妈咪赶紧卷了蔬菜,递过去,小男孩接过二话不说,乖乖吃掉。母子俩用餐完毕,对这顿饭表示吃得很满意。

    在等待第三桌客人点餐的时候,我忙里偷闲看看英方,也做出了令客人满意的菜,此时中方用餐区第三桌客人,一位满头华发的英国老人。说他年轻时去过中国,吃过鸡丝凉面,那美味让他回味无穷,魂牵梦绕,难以忘怀,不知今天是否能再一次吃到,圆他一个梦。

    通过电视屏幕知道了这些,中方的选手里有位擅做面食的年轻人,自告奋勇地做了碗鸡丝凉面,评委们品尝过后,纷纷称赞,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鸡丝凉面,送到客人桌上,老人吃过后,点点头,又摇摇头,“这面味道不错,但不是我年轻时吃过的那个味道。”

    我听了,根据他的年龄,以及他口中描述的当时吃面的情景,略一思索,煮了面,过凉水,加汆烫过凉的绿豆芽,酱油、醋、姜水、蒜水、辣椒油、花椒粉、芝麻酱、白糖、熟花生米米碎、盐,熟鸡脯肉撕成细丝,再加些香葱末,上菜。

    老人品尝后,一时颇为激动,“就是这个味道,就是这个味道,我……我!最简的鸡丝凉面,滋味却是最让人回味无穷,那位为我做面的人说过:大道至简,最简单的往往不简单。终于又吃到了,没想到几十年后还能再次……”

    评委们很是纳闷,我又做了一碗,请大家品尝,夹一筷子拌好的面,放入口中,咸、酸、辣、麻、甜、香,各种滋味仿佛在口中炸开,既能一一品出,又好像又都混杂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不互相冲突,几近平衡。

    我想起聚丰德老厨师长曾经无比感慨,说现在有人做菜做饭放一堆佐料调料,味精放了放鸡精、酱油蚝油一起上,好像觉得调料多了味道就好了,其实是弄出一股子怪味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菜的调味应该是有定数的,极简胜于堆砌。

    具体到“鸡丝凉面”的调制,本就是一碗清爽滋味,如果酱油也放、味精也用,或许味道也不错,可不是它本来的面目,毕竟英国老人吃凉面的那个时代,寻常人家是不知道味精鸡精的存在的,真正意义上的好厨师,不但要懂食材,还要懂味道,滋味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如何能将这五味做到位,这才是厨师真正的功底。

    味道并非越复杂越好,而是该咸就咸,该淡就淡,该甜就甜,而不是不咸不淡,寡淡无趣。

    顶尖的厨师能用简单的调味就做出绝佳的味道,而不是利用各种调味品堆砌。而现在好多厨师或许忘了大道至简的道理,在过去没有这么多的调味品,人们还能创造出流传百世的美味佳肴,就是懂食材、懂味道、懂火候……

    餐厅里接待的客人越来越多,中英双方的选手都忙了起来,忙了个脚不沾地,忙了个四脚朝天,忙的都有些晕头转向了。这人一旦晕头转向,就容易出差错,就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