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侯爷俞明仁偶尔也会行走江湖,脚踏过蛟龙,拳打出山虎可能有些夸张,但剑挑燕子却是事实。那是侯爷刚成名时在江湖的首次亮剑,不慎脱手,却刺到树上,也怪那只燕子倒霉,所以成就了侯爷的一剑穿燕的名号。

    一剑穿燕看到白面贼,神态恍惚。

    他的脸颊有一滴泪水,轻易间根本觉察不到,侯爷的思绪已经飞出九霄云外,三魂六魄萦绕于外。

    腿劲一松,双膝一弯,管家紧忙用手掌托住一剑穿燕的后背。搀扶着摇摇晃晃的一剑穿燕到他书房里去。

    一剑穿燕渐渐清醒醒过来,过去、现在,恍若隔世。

    如果他的猜测没有差错,那么这个白面贼人,肯定是一代枭雄黄巢的孙子。

    十一年前的一个深秋,黄草萋萋,天空澄清,落叶随风飘却最后的思念。

    大地肃杀,一剑穿燕的心思很沉重,没有落叶的洒脱。

    黄巢起兵后到处流窜,此时,黄巢率领大军已经侵占了信州州治,即将和侵占衢州的农民军会合往南去,肯定会侵扰到永丰镇。

    他的家人会不会被这些反唐大军裹挟?从而自己也只能跟着变成反唐的一员?危机已经很紧迫了。

    所以一剑飞燕不得不屈身前去见一个人,这个人便是黄巢。

    信州东面,一座不高的红石山,山顶上有棵枝叶稀少的苦楝树。侯爷站在黄巢的侧后方,一起眺望着茫茫的原野。

    “明仁弟别来无恙,忆往抚昔,慨今怀旧,长安一别,世事无常,今时相遇,当与弟把盏一醉,可否?亦望弟举义,安怀天下。”黄巢大将军手按菊花纹柄霄云剑,激情昂扬,头也没回,遥视远方。

    一身戎装的大将军,在一剑飞燕仰视的眼里,那是今非昔比。

    十年前,黄巢最后一次远赴长安,应试进士科,可是依然名落孙山。他不是碌碌无为之人,满怀愤恨,在客栈的墙上涂鸦一首《不第后赋菊》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决意再也不参加科举,愤懑地开始了回程。

    黄巢刚离长安城不久,还未出长安下辖之地,在两山夹一道的地方,碰到了他家中的仇敌,对方人多势众,欲置他于死地。碰巧一剑穿燕随后跟着,本不愿出手,奈何对方太过嚣张,将一剑穿燕当成黄巢的同行。黄巢与一剑穿燕并肩作战,力敌黄家仇敌,斩杀殆尽。

    黄巢有感于一剑穿燕的仗义相助,他情深意切地拉着急事在身的一剑穿燕,要结拜为兄弟。

    两人在路旁搓草为香,撮泥为碗,焚香供祭,明誓天地,结拜为异性兄弟。

    一剑穿燕对于义兄黄巢也没太放在心上,此后由于俗世太多,他渐渐淡忘了结拜之事,也没有跟其他人说过。所以,这是他两人的秘密,外人无从得知。

    一剑穿燕对于黄巢大将军的话,真的不好回答:“义兄,弟愚钝粗鄙,续弦不久矣,只盼偷生几日,安敢心怀天下,亦无解天下苍生于倒悬之力!弟慈悲太甚,奈何沾不得太多血腥。能度俞家一时之危,弟三生有幸,惟愿义兄能念弟之薄面!言尽于此,弟亦不敢藏私,义兄有何所愿,望告知愚弟。”

    黄巢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看着山下蜿蜒流淌的信江。

    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白净可爱。

    “义兄,这是小侄子?好乖巧哦!”

    “明仁弟,不是,是我的孙子。”

    黄巢的孙子叫黄钰,是刘鼎的儿子。黄巢因为迷信江湖术士的胡诌,改了自己儿子的姓名。

    一剑穿燕身上正好有块玉佩,是羊脂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他从自己身上解下来,送给了黄钰。

    一剑穿越偷偷地来又偷偷地回,亦曾相识又亦曾不识。

    结果是满意的。黄巢军不裹挟侯府俞家的人,也不侵扰侯府的庄园。

    一剑穿燕的回报是有个偏僻的地方可以给黄巢军养伤,那个地方就是铜钹山。铜钹山山崖高耸,岩壁峻峭,山深林密,能够据守险要之处,防范比较容易,是个躲藏的绝佳之地,即使有追兵进去,在铜钹山里面可以很好的周旋一番。里面治伤的草药随处可采,真是伤病养伤的绝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