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想是水光照眼,才睡得不安稳。景仪在晨曦中翻了个身,闭目回想昨夜究竟做了什么梦,仿佛是血红的离水,缓慢悠长地翻滚,自己被江底亡魂羁袢着,苦挣不脱,身周都是冰冷粘滞的江水,紧巴巴贴在自己身上。

    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成亲王清醒了些难道是昨夜太过激狂,大汗淋漓到现在?身上粘糊糊的,似乎浸透了汗水。睁开眼睛,面前是月白色的纱帐,粉色的桃花,一朵朵象飞溅的脑浆。

    血?成亲王看着自己的手指,满是深褐色凝固的血痂,你这是怎么回事他皱眉笑着转身,正擦着祝纯青白的面颊,僵硬的冰冷骤然窜入他的四肢百骸。成亲王打着摆子,不自觉地强迫自己看清祝纯死鱼般半张半合的眼睛,一丝暗红色的血迹和着干涸的唾液,正从嘴角蜿蜒流在枕上。

    成亲王腾地坐起身来,摸到自己颈上沾到的血迹,他低头检视身上,雪白寒绢的轻袍浸透了从祝纯洞穿的身躯中流出的血液,已经变得有些僵硬。成亲王拼力咬住颤抖的嘴唇,压抑着惊恐的呼叫,狂乱地解着肋间的带结。细小的死结几次在冷汗中滑脱之后,成亲王失去了耐性,软弱的胳膊勉强撕开衣襟,将袍子摔在床上,他手足脱力地爬过祝纯的尸首,人裹着纱帐滚到地上,钉在祝纯心脏上的利剑擦破了他的大腿,也没有让他觉得痛楚。

    啪的一声,祝纯铁青的手臂从床沿上滑下来,手背拍在地上,象是猪肉扔在砧板上的声音。

    成亲王终于松开了牙齿,扑在角落里的地板上,拼死呕吐起来。

    王爷!王爷!

    感觉到赵师爷正用冰凉的手巾擦拭自己的额头,成亲王才觉得阳光透过竹帘细小的缝隙照在自己的脸上,视野里才觉光明,回过神来,嗅到船舱里一股血腥和酸腐交织的异味,弄得他又想呕吐。

    打起帘子来。他焦躁地挥了挥手。

    是。赵师爷连忙卷帘子,展开扇子在成亲王脸旁打起凉风,王爷有没有伤着?要不要叫人上来?赵师爷打量着他满身血污。

    成亲王摇了摇头,没有。先不要惊动他人。

    王爷没看见行凶的人么?

    已死了多时了,没有半点察觉。成亲王捂着脸,去看看尸首,和那柄剑。

    赵师爷细细翻弄祝纯赤裸的身体,最后吃力地将那柄长剑从他坚实的胸膛里拔出,用祝纯散落地上的衣物将长剑擦拭干净,奉到成亲王面前,道:学生看过了,浑身上下只有胸前一处致命伤,正刺中心脏,洞穿到背后。看他脸上的神情,应是在梦中死的。

    成亲王哑声道:他也算是东王手下一等一的好手,怎么半分警觉也没有?就这样送了性命?

    暗青色的剑身,甚至说不上特别的锋利,素木的剑锷,透不出半点杀气。

    成亲王叹了口气,用这么素净的剑,就能无声无息取高手性命,会是什么样的人?他翻转剑身,望着剑脊上黄铜錾的字,不由一怔。

    你看。他将剑身摆在亮处,指给赵师爷看。

    驱恶?赵师爷迷惑道。

    成亲王皱着眉,怎么这等耳熟?

    王爷!赵师爷神情已变,惊呼了一声。

    成亲王顿然醒悟,手一颤,剑呛然落在地上。

    皇上知道了!他颤抖着后退几步,靠着栏杆喘息。

    赵师爷也是惊恐万状,抖缩成一团。

    江风穿透死寂的船舱,悠闲掠过成亲王的皮肤。不,不是的。成亲王凛然一个寒颤,慢慢舒缓了神情,皇上还不知道。

    王爷何以确定?

    要说驱恶这个人,从来不在皇上母后跟前走动,朝中大臣里知道这个人的都很少,皇上也没用过他,若授意杀人警示我的是皇上,何以要用驱恶之名?

    学生明白了,赵师爷小心翼翼地猜测,王爷觉得是辟邪?

    我早说过,七宝太监的弟子中,老五老六最是好,辟邪用驱恶之名杀人,一点也不奇怪。

    学生却觉得不对,辟邪要威吓王爷,用他自己的名字就罢了,为什么要弄出驱恶来。

    因为他情愿假装不知道。成亲王俯身看着长剑上明亮的錾字,终于从惨白的脸上透出红晕,不枉我觊觎这么久,果然有情有趣。

    赵师爷更是惑然不解,这是怎么说?

    成亲王道:我若不知回头,接着从东王谋求社稷,他在千里之外也能取我首级;若我就此收手,看在我坐纛京师的位置上,他便当作浑事不知。

    可是说到底,辟邪还是皇上的人。

    皇上的人?成亲王浑身是血,立在窗前大笑,这样的人物怎会甘做一介贱臣,终其一生尾随皇上身侧?只要他心中稍存一点高远志向,便不是皇上把持得住的。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和我意气相投?只要他今后用得到我,绝不会这么早就把我抖给皇上。

    赵师爷松了口气,王爷有把握么?

    十足的把握。成亲王道,我坐纛京师,皇上奈何我不得,纵使知道了,总有办法搪塞。现在最要紧的,决不可再与马林往来,以往书信都焚毁为上。

    王爷,赵师爷上前一步,低声道,此时正是王爷夺得天下的大好时机,就这样轻易放弃了,岂不可惜。

    可惜什么?成亲王反诘道,再稍有动作,我性命不保,什么江山社稷,拿什么来享用?

    是。赵师爷回头看着祝纯的尸首,一时倒也想不出劝解的话来。

    我知道你心里还是不以为然。成亲王道,但东王不啻于豺狼,昨晚一番话,还瞧不出么?什么只要仍在黑州为王,为朝廷戍防海务,就心满意足。哼。他冷笑,将中原屯兵交给了他,只怕第二天就会来索我的首级。越是说得冠冕堂皇,越是显见他的狼子野心。

    赵师爷也点头,王爷这话不错。他现在说半分利益不要,待日后只怕要的是全部江山呢。

    原本想假以时日,必能好好收降了这个祝纯,成亲王远远地看着阴影里的尸体,日后用他反间杜桓,不失为上策。却不料一夜间为辟邪所杀。唉,他叹了口气,我倒是从没见过他这样的。

    赵师爷道:惋惜也没用了,现今这个局面,如何处置。这尸首

    还能怎么样?成亲王道,沉在江中完事。

    是。赵师爷迅即环顾江岸,时间尚早,出行的人还不多,爷后面沐浴,我叫人清扫干净。

    成亲王点头,也没有唤小厮上来,一人走入浴室,舀起盆中的浴汤浇在身上,狠命搓洗着烫得微红的皮肤。那股血腥气似乎浸透了每一个毛孔,成亲王觉得身上是从所未有的肮脏,他将胰子涂满全身,摔掉木勺,跳入盆中。

    船舷侧咚的一声,是重物落水的声音,成亲王心中一紧,把脑袋也浸入水里,让热水火一般烧炙着身体。这时候大腿上的伤口才开始火烧火燎疼起来,他不敢泡在水里太久,匆匆出水,命人拿伤药和绷带。

    赵师爷忧心忡忡道:王爷的伤不要紧?今日别去宫里了。

    那怎么行?成亲王走出来更衣,外面地板睡床都已被人擦洗的干干净净。依旧是温润的珍珠席,轻软的柔衾,帐子也换作鹅黄,早就没有半点杀戮的迹象。

    这船一阵子里不要用了。成亲王道,藏在城外的船坞里。

    是。赵师爷低声问,这些船工呢?

    不。成亲王摇了摇头,他们都是信得过的人,只是不能让他们到处走动。你再给王府里买一艘新船,说好了我一人专用,拨他们过来在新船上当差。

    是。

    伺候笔墨。成亲王道。

    王爷写什么?

    折子。

    折子?

    黄皮密折,专呈皇上亲阅。

    王爷要

    我要将东王阴谋直陈皇上知道。成亲王微笑道,既然我与他不能共事,须令皇上早作准备,防着他背后给我们一刀。

    赵师爷道:学生明白了。既然辟邪已然知道,昨日王爷和东王来使会晤一事,皇上迟早都会风闻。王爷是打算在皇上来问之前就撇干净?

    对啦。

    赵师爷皱眉道:只是皇上并不是那么天真的人,王爷可不要弄巧成拙。

    成亲王道:你须知道,皇上还没有子嗣,只要我们瞒过这几个月,等皇上凯旋回京之际,说不定会有什么变故。届时这天下还不是我名正言顺地坐了。

    赵师爷恍然大悟,王爷一句话说得通透。

    你想想,成亲王道,我说与东王来使会晤,只是为皇上探其虚实,无凭无据,又有谁知道我的真意

    说到这里,执笔的成亲王怔了怔,猛然抬头看着赵师爷。

    于步之下榻之处在司命大道秉环路附近的驿馆,此处因靠近穿和巷刑部大牢,风水不吉,因而外地官员上京,极少有住在此处的。驿馆中的驿卒,不过堪堪两个,又老又懒,只是占个闲差混口饭吃。于步之此次进京极为机密,早出晚归,也不要他们预备饭食,因而到了下午,这两人图凉快,吃过晌午饭便不再过来当值,这些日子,只怕连于步之的相貌也未曾看清。这日下午,于步之因差事办完,写了几个字,便躺下午睡,仲夏无风,院子里只有知了乱叫。他想着昨夜成亲王与祝纯不知如何,心中嫉恼,辗转多时更难入睡。

    远远的似乎听见驿馆大门开了,于步之奇怪,对小厮道:去悄悄地看看。知道是谁回禀我知。

    是。那小厮去了一会儿,却似乎同来人寒暄了几句,一齐进来,庭中两三个人的脚步声走近。

    于步之忙坐起身来,帘子一掀,小厮探头道:赵先生来了。

    快请。于步之系了袍带,走到门前,对着赵师爷抱拳,赵先生。

    于大人。赵师爷深深一躬,若非王爷差遣,学生绝不敢扰大人清梦。

    哪里。赵先生客气了,屋里坐。

    赵师爷回头对带来的人道:外面等着。

    那汉子身材雄健,人却唯唯诺诺,连说几句:是。便躲在墙角里不出声。

    于步之道:这不是昨夜船上的船老大么?薄儿带这位喝杯茶。

    不必了。赵师爷拦住,我带了王爷的口谕,甚是紧急。

    噢。于步之请他落座,问道,什么要紧的口谕?

    昨夜赵师爷看了看后窗外,才接着低声道,马林将来意说得明白,王爷也极有意与东王共襄大事。不过

    不过?有什么变故么?

    变故也说不上。赵师爷摇着扇子悠然道,王爷问东王事成之后,要什么好处,那马林却道,东王只要固守黑州藩地即可。

    断断不会。于步之摇头。

    就是啊。赵师爷笑道,王爷也是这么说,他们杜家早对中原江山垂涎三尺,出了这么大的力,怎会满足黑州一隅?王爷觉得他们居心不良,又觉这是个极好的机会,进退两难呢。

    是么于步之蹙着眉细想。

    赵师爷接着道:王爷因而将马林挽留京中,命我随大人南下寒州,想法摸清杜桓的底细。

    什么时候走?

    就是现在。赵师爷道,王爷已备下快船,命我二人速速启程。夏日水大,顺流而下,明日一早就可到双龙口了。

    那么,我见不着王爷了?于步之一怔。

    想来是见不着了。赵师爷叹了口气,王爷一早进宫理事,总要酉时才回,大人不是不知道。况且这种时候,越发地要小心,一日不去当值,都会引人猜疑。

    说得是。于步之扭过头,轻声问,那祝纯还好么?

    赵师爷唬了一跳,旋即笑道:那小子是东王的细作,王爷怎么会将他留在身边,等时机成熟,必然是除之而后快。

    是吗于步之淡淡一笑,容色照人双目。

    赵师爷道:于大人请赶快收拾行李启程吧。再晚可不一定能赶上出城了。

    好。于步之的行李不多,又将成亲王赏赐的古籍玉器小心收在箱子里。

    那船老大手脚勤快,从小厮手里接过担子,自己挑着,迈大步走在前面。

    赵先生的行李呢?于步之忽而问。

    赵师爷用扇子遮阳,笑道:早挑到船上了,就等于大人上船。

    于步之歉然笑道:让先生久候了。

    他们仍从燃春桥码头上船,这只快船不大,前后两个舱,赵师爷的两个箱子摆在后舱,让出前面凉快的座舱给于步之。于步之谦让不过,最后让小厮在前舱安排了行李铺盖。

    船老大吆喝一声,船工便忙着解缆绳,后梢两个人撑船摆舵,小船顺着江流渐渐离岸。于步之立在船头,望着两岸景物飞逝,怅然若失。

    赵师爷在内道:于大人,里面坐吧。若被皇上的细作看到就不好了。

    于步之淡淡道:我在京城两三天,要看到早就看到了。

    赵师爷在里面干咳了两声,便不再说话了。

    这就要过燃春桥,磨得光亮的青石反射着灼烈的阳光,看起来似乎是湛蓝天空中雪白的三抹浮云。

    景仪?于步之突然呼了一声。

    桥上青年的面庞被阳光照得惨白,正雍容地微笑着,似乎云端的君主。于步之抹去眼角的泪痕,向他挥手。成亲王也抬起手来,却默默摇了摇。

    是王爷?赵师爷从舱中疾步出来。

    于步之玫红的唇中透出低低的欢笑,正是王爷。

    什么东西从成亲王下颌滴落,在阳光中璀然生光。于步之扬起脸来,看着它在烈日下蒸腾无踪。

    赵师爷似乎在他身后叹了口气,于步之来不及细想,小船已冲入桥下的阴暗里。他沿着船舷侧的甲板,奔到船尾,待头上又是无际蓝天时,成亲王已然不见了。

    小船穿过望龙门,出离都时,大概是日落时分。再向前行,船火零零散散亮了起来。船老大生火准备了晚饭,赵师爷从行李里捧出酒来,邀于步之共饮。

    我家大人头痛,不想饮酒。于步之的小厮回道。

    那怎么可以?赵师爷嗔道,将酒菜端到于大人舱里。

    船老大嘿嘿笑着,捧着食盘跟去前舱。于步之正就着灯光看书,笑道:有劳,不过我真的不吃酒。

    有什么要紧?赵师爷道,只要大人保重身体,多吃饭菜,就是给了学生和船主的面子。

    那是自然的。于步之搬开桌上的笔墨书籍,让船老大布席。

    离水出的鲤鱼格外的鲜美,每条船上又有各自独到的烹法,于步之尝了一口,不禁叫好。

    大人喜欢,就是给小的脸上贴金。船老大憨憨道,自去船尾吃饭。

    赵师爷看了看已然黑透了的天色,转回头来笑道:于大人还惦记王爷和祝纯的事?

    于步之被他说的一怔,有什么可惦记的?

    学生告诉大人一件喜事:那祝纯已然死了。

    什么?于步之大惊,死了?

    赵师爷叹了口气,就是让皇上的细作所杀。

    怎么会?于步之手中的筷子掉在桌子上,明明是在船上密谋,如何让皇上的人得知?那祝纯武功很高,不应轻易为人所杀。

    非但是轻易,而且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大概是半夜死的,王爷到早上才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