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次日清晨,辟邪起身时栖霞已等在外面,请他到了僻静的所在,在他耳边悄声道:郁知秋。

    正是。辟邪点头笑道。

    栖霞的职责在宫外,还不知原委,问道:他是爷提拔上来的,怎么想起刺杀爷呢?

    辟邪道:景优公主不愿下嫁大理,还不是因为和他有了私情?他以为我在上江行宫撞破他和公主私会,如今公主不肯嫁人,他担心东窗事发,急着找我灭口泄愤呢。

    栖霞道:是我鲁莽了,竟将贴子送到紫南门侍卫眼皮底下,可不是巴巴地告诉他六爷夜间宿在宫外。有他心怀叵测,爷要小心。

    不妨事。辟邪道,昨晚追踪下去的小子是谁?轻功很好。

    那是我的义子,小名就叫忧官儿,栖霞道,他是戏班里的出身,后来父母养不活了,卖在院子里,我看他聪慧,一直带在身边。

    很年轻啊。

    可不是,只有十六岁。本来倒是想让他过来给爷请安,但是今天一早就遣他去西边了。栖霞见辟邪点了点头要走,忙道,爷,这个郁知秋胆子也太大了,对六爷又是嫉恨,放着实在是麻烦,要不要

    只等大事稍定,必要了他的脑袋。辟邪叹气道,这个人冲动难自持,心胸既窄,又喜欢做蠢事,可惜了他那么好的身手,要是他那点热血洒在战场上倒好了。

    栖霞笑道:六爷既是这么说了,还不容易么?清早天气冷,栖霞交待人掸出一副猞猁裘给辟邪穿。那仆妇笑道:妈妈可别骂我懒,这皮裘不掸也罢,宫里已经有人捧着衣裳包袱来接六爷了。

    快请进来。

    果然是小顺子挟着包袱眉花眼笑,东张西望地进来。辟邪道: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小顺子背着栖霞暗使眼色,道:明珠姐姐想着师傅衣裳单薄,让我宫门一开就拿着羊绒袍子来。

    辟邪会意,忙告辞出来上车。小顺子挤在他身边道:了不得了,宫里乱了套了。

    辟邪嗔他夸大其辞,道:能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昨晚万岁爷幸椒吉宫,去了没一会儿,西王的折子便到了,乾清宫当值的是二师伯,也没敢惊动圣驾。谁知半夜里康健师叔悄悄地到了居养院,说是西王另有一封密信呈到慈宁宫,太后看后很是不悦。果然一大早就遣人请皇上,却碰上椒吉宫风风火火地急召太医,现在也不知是不是圣体违合。宫里乱得粥一样,二师伯命小合子来送信,叫师傅快回。

    辟邪微吃一惊,道:知道了。小顺子已探出头去,催着车夫急行。

    他们赶回乾清宫时,只有御前太监李及站在门外,被辟邪一把抓住手臂问道:万岁爷龙体安泰?

    好着呢,圣驾正在慈宁宫。李及是个嘴快的人,忍不住压低声音道,六哥儿定还不知道,叫太医的是訸淑仪,听说是一早起来就在万岁爷眼前昏死过去了,把万岁爷吓得不轻。

    辟邪松了口气,不及细想,便道:万岁爷无恙就好。我这便去慈宁宫候旨。

    李及咂舌道:那可要小心了今儿个两位主子都不痛快着呢。

    辟邪自然是万分不情愿去慈宁宫,只因不放心西王白东楼的那封密信,不得不悄悄走至慈宁门里,院子里已站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寂静。如意向他微微招了招手,才低声说了一句里面似乎争起来了,便听见宫内咚的一声,皇帝煞白着脸,竟自己推开门走了出来,下台阶时一个踉跄,让吉祥手快扶住。

    走!皇帝咬着牙道。

    吉祥见势不妙,哪敢做出平日里半分的扬眉吐气,只低喝道:万岁爷起驾了

    辟邪讶然望着如意,见他只是苦笑,也不敢多言。此处人人噤若寒蝉,眼睁睁看着皇帝撩起衣摆上了步辇。

    皇上且慢,皇上留步。洪司言从正殿里小跑着出来,抢住銮驾的轿杆,低声哀求道,皇上,且去里面认个错吧,皇上如此走了,今后还能进这慈宁宫么?

    你要朕认什么错?皇帝冷冷看着她。

    洪司言急得跪在地上,苦苦道:皇上误会了,奴婢在太后主子身边伺候了三十年,怎么不明白太后的心意?天下哪里有不护着自己儿子的母亲?哪里会有帮着别人对付自己儿子的母亲?

    皇帝怔了怔,锐气稍减,道:洪姑姑言重了。

    洪司言正要讲到要害,却见众人目瞪口呆地一边看着,喝道:你们还不退下。

    皇帝既已说了启驾,还有谁敢停步,听洪司言如此说,都面面相觑。偏偏皇帝也是极要面子的人,不肯开口说留。吉祥一边赔笑道:是,洪姑姑有体己话儿要说,奴婢也请万岁爷留步。说着向众人暗暗摆手,随侍人等即刻风卷残云似的退出门外。

    皇帝无可奈何,叹道:洪姑姑起来说话。

    洪司言起来在皇帝耳边嗔道:皇上太鲁莽了。怎么话才说了个开头就发起火来了呢?

    白东楼一封书信过来告状,母后便急急传诏多次,见了面就是一通责备,朕只看见母后极力维护他,却全不体谅朕此刻内忧外患,殚精竭虑

    皇上住口!洪司言怒道。

    你说什么?皇帝怒极,豁然站了起来。

    洪司言道:皇上这么大了,不要再说小孩子的话。皇上在外殚精竭虑不错,太后在这慈宁宫里哪一天不是寝食难安?皇上只道太后维护娘家人,却不知当年四路亲王进京勤王,对朝廷是多大的功德?别的人且不说,奴婢却知当年洪亲王实是一点坏心也没有,不然,十年前这江山便姓洪了,哪有今天的万岁爷?

    皇帝本来还要喝止她,听到最后一句,顿时语塞。洪司言柔声道:皇上且想一想,哪里会有人好端端的正经真太后不做,把自己儿子的江山拱手让给娘家人的道理?太后若要偏袒四个亲王,为什么替皇上选后的时候,放着娘家那么多的适龄郡主不选,却选了重臣王家的女儿?要说皇上撤藩的心意虽坚,又怎比太后多年前的预见?不然其他的皇子都放出藩地为王,独独成亲王留在京里不封?还不是怕今后皇上手足相残么?

    手足相残?皇帝一个冷战,不会的。

    皇上手足情深,就没想过太后主子也有手足?洪司言叹道,洪王当年为了太后她转而苦笑,不提也罢了。奴婢这里悄悄地对皇上说,别人还不知道:前两年太后凤体违合,太医院的陈襄来看过,怕也只有四五年的寿数了

    什么!皇帝大吃一惊,颤着嘴唇握住洪司言的肩膀,洪姑姑说什么?

    皇上!洪司言止住他,往宫内看了一眼道,太后还不让皇上知道伤心,主子只盼这几年太太平平的儿子是自己的血肉、兄长又有多年的恩义,都是割舍不掉的牵挂。两面整天算计着,主子还能安心地去么?

    皇帝捂着脸坐在步辇上,沉默了半晌才道:洪姑姑,不是朕不想太平,是他们逼得朕太紧啊。

    奴婢知道,洪司言一如多年前抚着皇帝的肩膀,道,杜桓和白东楼两家狼子野心,太后主子何尝不看在眼里。她见皇帝猛地抬起头来,神色异样,知道他又想起了杜闵那件事,忙接着道,主子她又如何不怒白东楼那厮言辞狂妄,肆无忌弹?可这些人都是好惹的么,太后三十三岁守寡,替万岁爷将朝廷把握至今,还不是靠个忍字,要照万岁爷现今这般抓个把柄就是上谕怒斥一番,那两家藩王早便反了。更何况,为人君者,怎能将胁迫的话轻易出口,太后责备皇上,也是为劝皇上多加忍隐,做事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不然稍一失足,便要引火烧身的。

    皇帝低头不语,洪司言只得搀他起来,道:快进去,向母后磕头认个错,便好了。

    皇帝甚是执拗,仍道:朕不去。

    洪司言冷笑道:皇上从来都不是这样的,定是哪个奴才挑唆,教皇上这些不孝顺的举动。

    没有!皇帝倒抽了口冷气。

    皇上一道上谕写得朝野大哗,藩地亲王跳着脚要上吊,定是身边能人多了,出的好主意。

    不关奴才们的事。皇帝拉住洪司言道,是朕随便写的。洪姑姑说的都对,朕这便给母后磕头去。

    饶是他们压低声音说话,辟邪师兄弟三人耳目聪颖,隔着慈宁门,仍是听了个大概。如意听到最后,脸也白了,对着辟邪不住使眼色。辟邪知道此时避其锋芒要紧,声色不动间退出人群,回到乾清宫内书房,果见白东楼的折子在奏案上放着。他是专事节略的内书房掌笔,看了也非僭越,速速浏览了一遍,见西王文中有恃无恐地哭闹逼迫,不禁牵扯嘴角,笑了起来。将折子放还原处,才感到身周一片寂静,走到廊下望着落叶纷飞扑在脚前,忽而发现,生命的凋零竟是如此迅捷,一旦那个蛇蝎般的灵魂分崩离析,自己又将何去何从?辟邪被突如其来的恐惧和迷茫的冷汗遮蔽着眼睛,力不从心地靠在柱子上微微喘息。

    李及走过来赶他,道:六哥儿,娘娘到了,接驾、接驾。

    辟邪笑道:李公公说笑,这时候哪位娘娘会来。

    訸淑仪。

    辟邪这才想起椒吉宫急传太医的事来,道:不是病着么?

    是啊李及用力抓着鬓角,也是不明白。

    但慕徐姿就突然从日精门里走入,华服飘动曼妙难言,艳色如同彩云扑面。乾清宫一众人等跪倒叩头。

    圣驾在宫中么?

    辟邪很少听到她说话,但仍能分辨出她的声音有种不寻常的温柔之意。李及笑道:万岁爷正在慈宁宫定省,这便要回来了。

    慕徐姿不知所措地红了红脸,不知道该留该回,握着手帕道:那

    她身边的宫女道:娘娘既然来了,稍等片刻也无妨。

    李及担心乾清门侍卫走动冲撞凤驾,忙道:娘娘不如侧殿稍等,吃杯茶的功夫万岁爷不准就回来了。

    不,慕徐姿腼腆地微笑,我回去了。

    娘娘留步,娘娘留步。李及慌了手脚,正要挽留,对面月华门已是脚步声一片。皇帝从步辇下来,全未注意到慕徐姿也在陛下,开口便道:辟邪你来。

    是。辟邪诧异之下跟着皇帝进了书房。

    皇帝坐在奏案后,道:白东楼的折子你看了么?

    刚看过。

    朕前些时日有道上谕给他,若他再不上缴粮饷,便借大理的兵马入境平苗,他只专心军饷一事便好了。

    奴婢没见着这道上谕。难怪西王折子里哭叫不休。

    最可恨的是,他竟敢密信呈到太后面前告朕的状!皇帝气得发抖,太后今日出面说,从藩地征收军饷是不错的,只是要给个定额,征齐就罢了。你看可行么?

    辟邪想了想道:太后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

    辟邪笑道:太后和藩王周旋了多少年,想得比谁都周到。这么无止境地征下去,看似多多益善,其实倒给了藩王借口推诿。倒不如皇上给个额度他们,让藩王们看是否妥当,不妥的,自己报个数上来,省去了好多口舌。

    原来如此。皇帝眉头稍展,对外面道,叫户部、兵部的人进来。

    吉祥上前道:万岁爷,訸淑仪正在殿外呢。

    她不是病着么?怎么上这儿来了?快叫进来。皇帝皱着眉站起身来,匆匆走到门口,迎上去拉住慕徐姿的手,道,什么急事?

    不是急事慕徐姿红着脸道,臣妾本不该上这儿来,只是

    皇帝有些着急了,快说快说,你身子要紧么?

    慕徐姿踮起脚尖,伏在皇帝耳边轻声细语了一会儿,皇帝全身猛地震了一下,握住慕徐姿双肩,瞪着眼睛问:真的?

    真的。慕徐姿温柔地笑着。

    辟邪望着他们二人喜不自抑相视而笑,渐渐觉得十分不适,静静退至角落里垂下眼睛。

    ※※※

    訸淑仪遇喜?明珠放下针线有些感慨,她自己还是小孩子呢。

    不算小了吧辟邪仰头想了想,十六?十七?倒是你

    明珠忙截下辟邪的话:别,别提这个。

    好,不提。辟邪笑着又低头疾书。

    明珠道:她一个人在宫中,也不知有谁照应。要说这宫里听说这个消息最不高兴的人就是

    皇后。辟邪头也不抬地道。

    明珠端详着辟邪的神色,微喟道:这倒也不见得。

    哦?辟邪抬起眼睛来笑问,那你说会是谁?

    明珠的目光在辟邪脸上闪烁半晌,嫣然道:我。

    辟邪扑哧地笑出声,我忘了,你还在尚功局,待过两三个月你们又要忙了。不过若是位皇子,上回谊妃没用上的物件倒有的是,所以,你还是盼着皇子诞生吧。

    师傅,小顺子期期艾艾贴着墙走进来道,和师傅商量件事。

    辟邪看他的脸色就知他又输光了银子,笑道,师傅最近手头紧,除了银子一件,其他都好办。什么事?

    别理他。明珠白了辟邪一眼,向小顺子招手,过来,要多少跟我说,你师傅心里不痛快一整天了,你还招惹他。

    小顺子眉开眼笑,挤在明珠一处问:师傅心里不痛快?为什么?

    辟邪心里一颤,没有的事。走到一边喝了杯茶,你在西边廊下家混了一整天,听见什么消息没有?

    消息称不上,小顺子道,只是听说太后宫里有人与紫南门侍卫过从甚密,西王那封信是侍卫悄悄传进来的,不是正经路数。

    哪个侍卫?有没有问明是谁?

    小顺子道:没有。

    也罢了,凭你也就这点斤两。辟邪笑道,你输银子给他,他自然不会领情。

    明珠也道:他又不欠你什么,怎么会掏心窝子和你说话?

    小顺子想了想道:姐姐的意思是

    这也要师傅教的?自己想去吧。明珠笑道,柜子里有五百两银票,你兑了银子,想着花在刀刃上。

    是。小顺子拿了银票,急着出去翻本。

    辟邪道:侍卫里哪些人是太后的,哪些人是藩王的,本来倒也清楚。这封信没让我们截到,定是哪里出了差错,难道还有我们没看清楚的人么?

    紫南门有多个六爷的人在,不如问问他们。

    正是,眼看就要干戈大动,我不希望拖泥带水,要动便要连根拔除。

    辟邪的语气安静而清澈,令明珠微微笑了笑,她总觉得,有一股暗流正从居养院弥漫到整个宫廷里,有的时候,走在狭长的夹道中,也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股暗流缠绵粘滞在自己身周,随时间缓缓流动着。正如后面两个月,眼前暂无匈奴威胁,藩王粮饷按额缴纳,景优公主和亲大理良辰在即,訸淑仪遇喜,事事安定祥和,宫里的一切就像静止了似的,连第一场雪,也是飘得悠长缓慢。

    你的嗽疾就这么好了?皇帝看着雪花疏疏落落,声音有些遥远。

    辟邪一边躬了躬身,道:是。万岁爷垂问,奴婢惶恐得很。

    皇帝微笑着,心思似乎已经飞到别处去了。辟邪默默收起案上的折子和节略,最后道:皇上,小合口的银两补给都已备齐,兵部又在问怎么调派,是不是先留中,等正月后再批。

    好,知道了。窗前的皇帝转身对吉祥道,朕去椒吉宫。

    吉祥笑道:回万岁爷,訸淑仪现在御花园呢。

    下着雪到处乱跑什么?皇帝有些不愉了。

    今年也怪,御花园里有两株梅花年前就开得热闹,皇后主子说,这是上上的吉兆,让各宫的娘娘都瞧去了。

    皇帝皱眉道:訸淑仪也去了?也不想想自己什么身子?

    淑仪主子定是想沾点花神的喜气,稍稍走动也好。

    你让谁过去看看,什么情形让朕得知。

    吉祥领命出去嘱咐了小合子,皇帝只得把刚才那点柔情收拾好,与辟邪接着议事。下一件是洪定国正月回洪州省亲的奏请,皇帝听了笑道:让他回去。总不能拦着他们父子相见吧。反正他得了洪王面授机宜,还会颠颠的回去。

    辟邪道了声是,将折子摊在皇帝面前,奉上朱笔。皇帝写了个准字,抬头看着辟邪已经站着合上了眼睛,道:你怎么回事?

    万岁爷恕罪,奴婢睡得少了。辟邪被皇帝看出困顿来,激灵醒了神,忙跪在皇帝脚边叩头。

    睡得少了?皇帝奇道。

    辟邪支吾道:年前请安折子多,各地的密折也是年关时候多做文章,再加上小合口那件事,白天总在兵部、户部,晚上

    皇帝吓了一跳,道:这里用不着你了。回值房里,多会儿睡足了再到御前伺候。吉祥,剩下的你来。

    辟邪有点不情愿,慢吞吞跪安退到门前。

    辟邪,你等一下。皇帝背着手踱到他面前,微笑轻声道,就算是天大的事,累死了你也是不值当的。

    是。辟邪点点头,这句话让他真的疲倦了,因而耳中廊下急促的脚步声也不显刺耳。

    万岁爷。小合子匆匆走近,匍匐在御前,訸淑仪

    怎么?出事了?

    訸淑仪从梅亭下来,台阶上滑,失足小合子却不料一句话便让皇帝急红了眼,被推了一个跟斗,忙一把抱住皇帝的腿拦住道,万岁爷,奴婢的话还没禀完。訸淑仪站得原本不高,更是让皇后娘娘宫里的招福扶住,没有摔着。皇后娘娘唯恐有失,现正让太医看呢。

    哦,皇帝稍稍松了口气,现在哪里?

    淑仪娘娘已回椒吉宫了。两位太医都在。

    你速去椒吉宫,待太医看好了,叫到乾清宫来回话。

    是。小合子一溜烟走去传旨。等不片刻,包、何两位太医便来回说,慕徐姿脉相平和、滑疾流利,气色也好,并无跌扑伤胎之虑,皇帝才放了心。此时才是午后申时,皇帝晚膳后还去了一趟椒吉宫,慕徐姿神色如常,虽被皇帝嗔说了几句,仍是笑妍动人。宫女奉上水果,皇帝分了半只苹果与她,说笑了一阵才回。

    到了次日凌晨,天仍是漆黑的时候,皇帝还在酣睡,听得吉祥在帘外呼了几声,万岁爷,万岁爷,急事容禀。

    皇帝心里突的一跳,坐起来道:进来说。

    吉祥掀帘子疾步走入,外屋毕竟比里面凉些,风窜进来让人起了个冷战。椒吉宫来人,说訸淑仪半个时辰前血行不止,小腹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