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陆过于七月十八日到达白羊州,向布政使递了文书,刚安排好同行的参事下榻驿馆,一路上暗中尾随的李师便登门来见。要说求见未免折辱了李师的为人,他不过推开驿馆的差役,大步踏入院中,吼了一声:陆过,你走不走?

    走!陆过连鞍上的行李也没卸下,牵过马整了整挂在一边的巨弓。

    将军、且慢!参事急忙从屋里奔出来,这是去哪里?

    白羊畜马的牧场也有上百,我挨家挨户走走,到底能征多少马匹,心里好有个数。

    那小人呢?

    陆过笑道:你把这里官马的数量、状况查明登录,我小半个月就回来。

    小半个月?参事是个没主见的人,咋着舌叫难,却被李师拨掳到一边。

    啰嗦什么?李师瞪人的时候的确颇有威势,我们会吃了你的将军么?

    陆过倒笑了,二话不说牵马出馆走人,奔过一条街,李师也赶了上来。我们往哪边?陆过问这个凶神恶煞的地头蛇。

    李师扬起鞭子指着微微斜沉的太阳,往西!

    出了白羊州,五里之内官道旁还有些树木人家,再向前便是无尽芳草,眼前还是郁郁葱葱的碧绿,远处竟是映着天空的湛蓝,若非还有白云高飞,人便犹入穹庐之中,难辨天之高阔,地之博远。笔直的官道被夕阳染得金黄,渐被碧草掩盖,似断似续地消失在远方。

    陆过道:天色不早了,你打算在哪里过夜?

    露宿。这个季节,我的牧地总迁到白枝山以北,赶的快明天下午就到。李师说着忽而侧过脸来问,我忘了你是南蛮子,草原上的狼可厉害,你怕不怕?

    陆过不由放声一笑,也不理他。李师却是个认真的人,想了想道:你要是害怕,咱们就沿着官道往黑坟县城去。

    不,我听你安排。

    好。李师刚一笑,突然长空一声鹰唳,他仰头望着彩云中一点黑影飞近,脸色竟也变了。

    陆过伸手摘弓,问道:怎么,有事?

    李师按住他的手道:不是,自己人。

    自己人?陆过看他脸上隐隐有些骇色,更是不解。

    那只灰鹰在李师头顶盘旋一阵,又向西北飞回。李师道:跟上它,我妹妹来了。

    妹妹?陆过望着李师高大魁梧的身材,想到他金刚夜叉的脾气,不禁先勾勒出一个粗壮少女的模样,忍不住失笑出声。

    李师回头恶声道:笑什么?我可告诉你,要是敢打我妹妹的主意,我先要你的命。

    是。陆过闭紧了嘴,紧跟着他离开官道又奔了十多里路。浩大的夕阳平静地悬在千里之外的天际,一队人马从霞光中蜿蜒行来,李师大叫一声,快马加鞭箭一般地冲去。一个苗条的影子从马背上跃起,将李师扑倒在草地上,风里传来银铃般的笑声。陆过远远地勒住马,一瞬间只看见她的辫子飞扬在空中,却分不清是她穿着红色的衣裙,还是让夕阳的霞光染成如此灿烂的颜色。

    你出来接我,那马场怎么办?李师揽着那少女的肩膀道。

    乐子儿管着呢,没事。少女把辫子甩到身后,突然冲着李师的大腿狠狠揣了一脚,你还有脸问!悄没声地跑了,害得我和乐子儿忙里忙外,你还记不记得下个月是什么日子?你若到时不回来,今后别想再踏上白羊一步。

    周围的牧人都是放声大笑,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道:姑娘放心,少东回来就是惦记这件大事呢,这不还带了朋友来,到时候一定热热闹闹的。

    陆过这才下了马上前,李师挠着脑袋道:忘了忘了,这是陆过。

    陆过冲着众人抱了抱拳,还没来得及开口,那少女已抢着道:我是这个人的妹妹,李怒。这些都是我们马场的伙计。拉住那老者道,这是詹老伯。

    詹七。那老者朗声一笑。

    陆过躬身施礼,在下陆过

    知道知道,詹七笑道,白老二已经传了信来,将军远来辛苦了。

    别客气啦,都想摸黑赶路吗?李怒不是个善客套的姑娘,不耐地撇下陆过和李师,飘身上马,伙计们,再赶十里咱们就在胡家的牧场歇。她大声招呼同伴,竟抢先就走。

    詹七摇头笑道:将军可别笑话,这位大小姐就是个急性子。

    落日完全沉入草原时,远方却多了几点星芒,奔近了,才知道是雪白帐篷门前的熊熊篝火,几个大汉从黑压压的马场里走出来,欢喜地勾住李师的肩膀,李师指着陆过大声笑着说了几句话,牧民们走过来拍着陆过的后背,一样大声道:好朋友!好朋友!里面坐。陆过几乎是被大汉们架入帐蓬中的,刚在地上的羊皮褥子里坐稳,花白头发的主人胡老伯便将酒斟满了海碗,李怒随着女主人端着牛羊肉和酪饼进来,褐色泛红的脸庞上漆黑的大眼睛快活地转动着,喝酒!她劝酒的声音倒象是在吆喝离队撒欢的马驹,陆过在她的目光下接过酒来一饮而尽。

    咳,他猛呛地咳了一声,这酒、真烈!

    牧民们哄堂大笑,李师嘲道:南蛮子,哪里知道这酒的妙处。

    李怒瞪了李师一眼,对陆过道:别理他。

    这酒有股柔和的醇香,是不是用羊奶酿的?

    胡老伯道:不是羊奶,是马奶酿得的,又掺了十年的烧刀子。

    陆过举起海碗,赞道:好酒。

    胡老伯大喜,又给他斟满。李怒将烧羊肉放在陆过面前,就着酒吃。辫子在她弯腰的时候轻轻拂过陆过的膝盖,陆过向后微微缩了缩,她已笑着把辫子甩到身后,依然兴高采烈地扭身走了出去。

    胡老伯对李师道:大哥儿,等怒姑娘嫁了人,李家马场里只剩乐子儿一个小孩子,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李师道:我上京为的就是对付匈奴,眼看他们有明年南下的意思,总要等仗打完再回来。

    詹七道:马场里不能少了当家,大小姐已经说过,就算嫁了人,马场一样管,等少东回来再交还给李家。

    李家的伙计笑道:我倒情愿让大小姐管着。少东是个眼里瞧不见银子的人,少东当家有出无进,这里谁不知道。

    众人大笑称是,李师嘿嘿笑了两声,胡老伯狠狠拍了拍他的后心,道:好男儿可别输给大姑娘!生意上多学点。

    这我赶不上她。李师真心诚意道。

    别议论我!门外李怒往篝火里扔了块柴,就着干柴爆裂的噼啪声忽然大声唱起歌来。胡家的孩子围在她身边,跟着放声高歌,拍着手嬉笑。牧民们用酪饼卷着羊肉送到陆过手里,一杯尚未饮完,醇酒又溢满海碗。陆过渐渐觉得不胜酒力,李怒的歌声和牧民的笑声也渐渐缥缈,他放下酒碗,端详门外篝火,恍惚着。

    四月里被匈奴抢了五六十匹马,好在伙计们拼命,向南回缩了百里,牧场大部分还得以保全。

    有没有人受伤?李师问道。

    任佳死了。

    陆过在沉睡中微微一惊,眼前淡淡的红光浮现,晨曦中李氏兄妹的背影一片阴暗,李怒道:五月里白老二过来了一趟,十五两三钱一匹的价钱,牵走了一百四十匹。六月上旬还来了一伙马贩子,十六两一匹,共八十匹。上等的好马现在还剩六成,次一点的,还剩三成。开春的时候马驹还多

    好了好了,知道了。李师站起身来。

    你怎么就这么不耐烦啊?李怒跳起来掸掸裙子,道,二十多岁的人,也不想想成家立业?走了几千里路,有没有碰上好姑娘?快娶回来打理家业。

    没有。李师背过身,赌着气说。

    真是没用。李怒伸手扇了李师后脑勺一下,眼里除了刀枪棍棒,就看不见别的。

    李师一句也没敢吭,只是捂着头跑远了。陆过起身走出帐蓬,在篝火上的吊壶里取了水洗脸,看着李师的伙计们正帮胡老伯一家将马群从围栏中赶出来,千匹良驹撒了欢似地奔入草原里,马蹄声隆隆响成一片,根本听不见人声。忽然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陆过回头见詹七指着胡老伯的帐篷,李怒和李师正在那儿对着陆过招手。

    原来是今科的武状元。胡老伯也迎出来笑,那就是朝中的大将了。

    敢情他现在才知陆过身份,请了他帐中坐定,问明此行目的后,沉吟了半晌,冷笑道:征?匈奴抢,朝廷征,不过是一样的。官督民养了这些年,白羊的牧户十匹马里就有两匹白给了朝廷纳赋,如此还是不够么?白羊地面上最大的牧户,养马不过两千匹;就算你征去了整个白羊,也只是三万多。这在朝廷用兵是杯水车薪,对我们牧户却是生杀大计。

    陆过道:朝廷在白羊的官马只有七八万,白羊牧户的三万良驹怎能说是杯水车薪?再者当今皇帝是通情达理的君主,在下离京时皇上再三嘱咐,不得强征。

    不得强征?胡老伯大笑道,难道朝廷要买去这三万匹马么?

    李怒笑道:只当这三万匹都是中马,十二两一匹的最低价钱,好歹也要三十六万两白银,你身上可带足了么?

    陆过道:没有。

    胡老伯道:将军是消遣小人来着?

    不敢。陆过忙道,国库空虚,外敌觊觎,朝廷的银两也有限,现大多发到凉州前线去了,皇上和朝中的大臣为这点银子寝食难安。若是白羊马价不低于十二两,只怕国库就掏空了。

    胡老伯道:将军的意思呢?

    以老伯看,朝廷买一半,借一半,六两一匹是否可行?

    哼哼!胡老伯只是气得冷笑,也不说话。

    在下先打个保票,这拖欠的一半银两,等打完仗,朝廷一定会还的。

    那也是打胜了,若是败了呢?

    陆过道:胡老伯,咱们诚信之人不说假话。如今匈奴控弦之士二十万,铁蹄岂止于雁门之北?这场大战若败了,清和宫定是付之一炬,万里山河任其蹂躏,国破家亡之际谈什么十八万两银子?

    胡老伯沉默了片刻,突然道:将军多说无益,让老朽再想想。请吧。

    这便是逐客了。陆过到底有些沮丧,说了句告辞,退出帐外。李师上前道:别着急,这里说不通,且去别的牧场看看。

    陆过心中却有别的计较:胡李两家已是白羊最大的牧户,要说是群龙之首也不为过。要是开始便被胡家严拒,其他的牧户看在眼里,自更不必说了。心中十分踌躇之际,听得李怒道:喂,你们!这里既然不成事,还不快上路,去别家牧场游说?磨磨蹭蹭的招人厌。她响亮地吹了声口哨,才伸出左臂,那只灰鹰便扑腾腾扇着翅膀落在她鲜红的衣袖上。

    好!陆过笑道,等我片刻。

    也等我一会儿。李师生怕李怒将他扔在这里似的,忙跟着陆过跑去收拾行李。一路再更西行,两天之内也走了五六家牧户。听得陆过是征马来的,最后都不免不欢而散。陆过早有准备,竟不急不躁,到了第三天,依旧客客气气地拜访吕家。

    吕家的东主吕彤早听到了风声,笑盈盈迎了陆过进来。吃着酒,陆过又将正事问了吕彤一遍。

    半价么?吕彤笑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倒是出乎陆过意料,吕庄主

    吕彤摆了摆手道:这件事我已听说两天了,我好好地掂量了一番,觉得此事关系中原气数,我们一己私利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陆过大喜,道:难得有吕庄主这般重气节顾大局的人物。

    过奖了。吕彤朗声大笑。

    李怒白了他一眼,道:吕叔叔算什么顾大局的人物?还不是因为胡伯伯不让征,他便一定要献马出来;若胡伯伯早两天答应了陆过,吕叔叔此时定咬紧牙关,死活把着他那几匹瘦马便了。

    吕彤却不以为忤,红了红脸道:小怒姑娘真是看得透透的。我和胡老头势不两立,就要和他对着干。话说回来,换作是李家牧场,该怎么着?

    李怒道:能怎么着?出关的将士没马骑,难道要他们眼睁睁看着匈奴打进来么?李师听着忍不住叫好。

    吕彤转而又问陆过:陆将军言道,此战之后就将欠款补齐,可有此事?

    陆过微一犹豫,李怒已道:他是我哥哥的朋友,我信他!

    陆过胸口一热,冲着李怒点点头,我以性命担保。

    吕彤击掌道:好!刚长身而起,詹七撩开帘子冲了进来。

    匈奴!已趟过放马河,过来了!

    吕彤脸色一沉,踢开帐篷角上的箱子,里面七八柄弯刀落了一地。他抛给李怒一柄,道:多少人?

    三十多个。

    詹伯,你且带着人护着马群先走。李怒抄起刀抢先奔了出去。

    陆过一把抓住李师问:我们有多少人?

    二十七个。李师不耐烦地摔开他的手吼了一声。

    陆过随他跑到自己的马前,扯下行李包裹,急道:你想硬拼不成?

    吕彤已上了马,挎着弯刀怒道:他们是狼!不杀便要咬人。

    陆过道:如此冲上前去,短兵相接,岂不是自寻死路?且听我调派一回如何?

    吕彤一怔,我倒忘了,你是朝中的大将。

    说吧,李师出人意料地爽快,抽出长剑持在手里,我听你的。

    陆过当下指了七个人,命他们将牧场中的六百匹马速速护走,仍留了五六十匹在栅栏里做饵。帐篷、辎重一概不顾,只留在原地。其余众人拉着坐骑隐藏其后,凑齐了两百来枚箭,张弓设伏。陆过在几处奔走,猛见草垛后红衫的影子,怒姑娘,你还在这儿?

    怎么?李怒流动着漆黑的眼神瞥了他一眼,我是大当家的,我不在这里,我的伙计听谁的?

    陆过知道她是不听劝的,沉声道:你小心。

    吕彤突然跑过来问:瞧见小伍子没有?

    没有。李怒奇道,没跟着走么?

    这孩子!吕彤心里担忧孙子,急红了脸跺脚。

    李怒朗声道:吕叔叔,他也是草原上滚爬大的孩子,自己能照顾自己,不会给你丢人。

    说得好。吕彤眺望远处一线黑影,先杀尽这些强盗再说。

    陆过见匈奴人马逼近,大声道:各位沉住气,听我号令。

    好!牧民们放声大喝。

    陆过血脉贲张,心怦怦乱跳,整了整箭壶,握紧手中巨弓伏身在车后,听见马蹄声中匈奴骑手猖狂吆喝大笑,场中牧马受惊狂奔乱嘶,再探头观望,只见一片弯刀在空中挥舞,被阳光照得雪亮刺目。陆过心头气血一涌,跳将出来张弓便射,放箭!

    一阵乱箭杀得匈奴措手不及,陆过分派得当,二十个牧民这阵扇形箭雨格杀两翼,顿时便有十多匈奴骑手中箭落马。

    杀!李师放过两轮箭,高叫一声,仗斜月剑当先冲入敌阵,他一跃冲天,当即斩毙两人,夺过一匹坐骑,兜转马头从后掩杀。这边其他的牧民没有他那么好的身手,被匈奴骑兵居高临下冲过来,先伤了两个。陆过见势不妙,冷箭连发。以仁义弓的遒劲,箭箭穿喉,顷刻便了结五人。牧民们有他解围,士气大振,三四人集结一处,奋力相抗。匈奴毕竟骁勇善战,战马奔腾之际弯刀猛劈,牧场上处处是险情。陆过连上马的间隙也没有,立在乱军中只镇定施射。眼前突地银光一闪,一支黑翎箭擦着手臂钉在他身旁的车辕上。陆过顺手抄起来搭在弓上,面前匈奴骑兵奔驰而来,正要放箭,却见那人身后不远吕彤被人逼至帐篷边,险象环生,不由长弓微沉,洞穿吕彤对手头颅。待他再要自救,早已不及从箭壶中取箭,那骑兵裂开嘴大笑,弯刀高举篷地血线喷出,弯刀连同主人的胳膊飞在空中,重重摔在陆过脚边。陆过侧身让开奔势不减的战马,刚才挥剑来救的李师猛夹马腹,又冲到别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