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弟媳我的舅妈,竟然这样答复她。

    她想质问舅妈,当初舅舅开这小饭馆,姥姥还健在,差三百元,是姥姥替舅舅开口,跟我妈替儿借钱。

    当时,妈跟爸爸一说,爸爸二话没说,就让妈妈把钱给姥姥捎去给舅舅做生意用。

    这是四年前的事了。

    舅舅的小饭馆开起来了,一年后,舅舅想把借我家的三百元钱还给我家,那时二哥考上中专,舅舅觉得我家用钱,快把欠的钱还上。

    谁知道,舅妈开始不同意,再然后说,谁借的谁还

    结果,两人吵起来了。

    姥姥就这一个儿子,都在一个院儿里住,听到儿子、媳妇吵架,过来劝架,一问是为还我家钱的事吵架,姥姥就说了舅妈两句。

    舅妈是个家里外边一把手,嘴一份、手一份,放哪个位置都行的人。一句话,强势。

    舅妈就是有一个特点,借你十元就还你九块九毛。

    为什么舅舅和舅妈,他们不去条件好点的三姨家借钱?

    那是因为有一次舅舅的小舅子,舅妈的弟弟结婚,舅妈两口子和大姑姐,我舅舅的三姐,我的三姨借钱,给舅妈娘家弟弟结婚用。

    舅妈一下子借五百,三姨借给舅妈两口子了,两年后还三姨钱,五百元就是五十张大团结,当时,舅妈往三姨桌子上一放,就说还有事,屁股都没挨凳子,也没数一下钱,就急慌慌的走了。

    等三姨这忙完活,想起把舅妈还的钱收起来,一数,怎么数怎么差十元。

    三姨想,这当面银子对面钱,怪自己没跟舅妈当面交接数数,唉,吃个哑巴亏吧。好在,肥水没流外人田。

    三姨又把舅妈往好处想,也许,弟媳数错了,不是故意的。

    可是,舅妈自从还了三姨的钱,见三姨没什么反应,于是,又今天一百,明天二百的借了几次。

    反正,时间不长,今天借了,过个十天半月还回来。

    只是,借三次,准有一次少还十元。

    三姨一看,你这哪里是借钱,分明是找便宜。因为自己的弟弟我舅舅老实,也不揭穿舅妈,就是从此不再借钱给舅妈。

    这也就有了舅妈让姥姥跟我家借钱,不想还钱,就不承认借钱,这也才有了把我姥姥气死的段子。

    舅妈这人沾便宜没够,吃一分钱的亏,坚决不干。自己平地走路摔一跤,谁都怨不上,那都叫吃亏,会把摔她的地方骂一顿、踹两脚。

    姥姥说舅妈,做人要有良心,你为难的时候,人家二话不说借给你了。你有钱了就紧着还给人家。

    人家孩子们又上学,过两年还得盖房子,谁家挣钱也不容易。老话说,讲借讲还,再借不难,人要讲信用。

    舅妈哪是个吃话的人,有理没理也不让人说的主儿,一听自己的婆婆这样说自己,立马和婆婆翻脸了。

    \"钱又不是我借的,谁借的谁还!\"

    一句话把姥姥噎住了,舅舅放屁都要问舅妈的一个人,明明知道舅妈不讲理,也不敢说什么。

    姥姥见舅舅不作声,舅妈不讲理,知道这钱舅妈是不承认也不想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