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弦月当空,素净的夜空中,几许繁星伴着皎白的冷月。

    春夜降临,白日里繁华喧闹的长安城冷清了下来。

    点点灯火在千家万户亮起。

    “哈哈哈…”王莽在明亮的铜灯下看了几份宫里传出的密报,禁不住笑出了声。

    三宫中到处游荡,前几日讨要蜀锦要给侍卫做锦衣。

    今天又去匠作寺寻工匠做胡凳、去考工室看什么渎了职的匠役。

    之前真是高看了这小子。

    忽然,盯着密报的王莽拧起了眉头。

    匠作寺和考工室的密报上均提了一句,皇帝召见的工匠都是冀州人氏,而且家眷都在中山王府为奴。

    发散的目光,虚盯着一闪一闪的灯火。片刻后眉头舒展,王莽自嘲地摇摇头。

    自己太敏感了,两门带罪的匠户。若不是从冀州直接发配中山国,他们都不会知道家眷在何方。

    再说知道了他们也联络不上。刘箕子找的两个工匠应该是巧合罢了,和中山国没什么关系。

    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刘家最近这几代皇帝,哪个不是上台后雄心勃勃?

    一旦位置坐稳了,就都开始沉迷玩乐。前面那两位更是年轻轻的命都玩丢了。

    看来刘箕子也不能免啊,以后得嘱咐宗伯凤多多逢迎他。最好把上林苑修整一下,让他玩个痛快。

    打定了主意,王莽轻舒口气。将几张绢布密信抖开,放到灯焰上点燃后扔到了脚边的铜盆里,看着它们化成了灰烬。

    刘箕短短和王莽接触了几次,就能看出其对中山国的忌讳,丝毫不敢和中山国有任何联系。

    而王宇、吕焉这一对天天和王莽在一起的两个人,却没有看到中山国蕴藏的危险。

    “我上次给舅兄的信,舅兄可托商队送去中山国了?”王宇知道吕焉今日回了娘家。

    “没呢,商队带书信到中山国容易。但是一听说要送去中山王宫,就没人敢应承了。阿兄还说,敬武公主的后子薛况见过了皇帝,皇帝让他不要再和中山国卫家联系。”

    吕焉满面愁容。

    “不要再和卫氏一族联系?”

    王宇沉吟低语着这句话,好像在玩味解读其中的深意。

    “我知道了。”

    王宇一拍大腿吓了吕焉一跳:

    “定是那薛况想在皇帝面前表功,说了我的计划。皇帝已成婚算是半个大人了,想着见自己母族还要大费周折,假于他人之手,面上过不去。所以非但未领情,反而申饬了他几句。”

    薛况的意图真让他猜对了,但是皇帝的心思倒是和他的猜测大相径庭。

    “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吕焉看着以为猜透了皇帝心思,而有些兴奋的丈夫。

    “改日转告舅兄,无论如何书信要送到。实在不行我出些盘缠,烦他亲自跑一趟。薛况那边告诉他还是依原计行事。小皇帝面前不用再去透风。事成之后,国舅卫宝自会将事原起末向皇帝陈述。”

    主意已定,夫妻俩稍稍安心。

    ..……

    又是一日过了晨时,每日给王政君请安,是刘箕规定自己一定做事情。即使有时过去就行个礼说几句话就回,也必须要去。

    这是刘箕前世做销售时积累的心得。

    经常在能掌握你命运,或者能提供给你帮助的人面前多出现。有事没事都会想起你,也就成了她不自觉的一种习惯。

    再说,刘箕也真的挺享受每日和老太太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

    刘箕从老太皇太后那里出来,跟着王嬿去了椒房殿。

    刘箕找好了可心的工匠,就等下次出宫找敬武公主斡旋,想办法把公输家和卓家都弄出去。

    心事放下一大半的他决定好好放松放松,上午就呆在椒房殿围着莺莺燕燕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