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宫后的日子,早上依然是规律的用早膳。

    永寿殿给太皇太后请安唠嗑,椒房殿里和王嬿腻歪。

    不过,现在从椒房殿回来后,不必再无聊的和黄德大眼瞪小眼。

    舒服的躺在榻上,两名美婢捏肩捶腿。

    下首还有个话痨全三逗着闷子。

    刘箕还真找到点历史演义里,商纣王、隋炀帝的感觉。

    这做昏君的感觉,不得不说,真爽!

    不过想想这两位老兄的下场。

    还有王大司马那柄,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刘箕享乐的心思立马淡了不少。

    侍中宋弘一直也没来找自己。

    估计是没找到什么重要的奏折,或者这家伙也是个强迫症。

    太皇太后说了奏折五日一送。

    他还就真要憋到第五天。

    刘箕每日午时享受一会腐朽堕落的昏君生活。

    下午就让樊冒留守看门。

    自己带着黄德、全三、乌日善,在皇宫里到处溜达。

    匠作寺和考公室,是他的主要目标。

    刘箕知道,虽然自己在皇城三宫畅通无阻。

    但是这一天的行踪和所作所为,不到太阳落山。

    就会事无巨细的被记录下来,摆上王莽的案头。

    太医署、汤官房、乐府、若卢司、左弋、东织、西织。

    这两天刘箕一帮人,无头苍蝇似的乱窜一通。

    太医署找老伍宏切个脉聊聊天、乐府听个曲、汤官房里欣赏一下皇家酒藏、品一品各色饼饵。

    刘箕就像那刚封了齐天大圣,又无所事事的孙猴子一样。

    未央、长乐、建章三宫各衙署,游的不亦乐乎。

    太仆手下的御马厩,他倒是没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入了弼马温的戏太深。

    原本想做个躺平的猪八戒,活活逼成了上跳下窜的孙悟空。

    宫内衙署转个大半后,刘箕开始切入主题,看似无意的溜达到了匠作寺。

    匠作寺内,刘箕背着手,假装随意的信步溜达着。

    将作大匠弓腰陪笑,落后半个身位伴着。

    “大匠大人公务繁忙,回衙署办公去吧。

    随便找个熟悉匠作寺的小掾吏,带我转转即可。一会我顺路再去考工室看看。”

    刘箕笑着,对跟在后面的将作大匠道。

    将作大匠,是个六十多岁的干巴老头。

    一张瘦尖脸,笑起来像个皱巴巴晒干的红枣。

    匠作寺虽衙署在宫中办差,级别却是很高。

    不仅在皇宫里敲敲打打,还负责着京兆城土木政令、皇陵修缮,掌天下百工。

    先秦商、周时期为冬官,到了后世几朝则叫做工部。

    身为匠作寺的主官,他也是秩两千石的级别,和少府宗伯凤同级。

    这级别的内府高官,基本上都是每晚给王莽通消息的直接联络人。

    让他跟着,实在别扭。

    刘箕没说客气话,这将作大匠确实公务也很繁忙。

    小皇帝这两天兴致勃勃东游西串的事情,已传遍了内府诸官。

    老头子确实也不想再陪着笑、佝偻着腰给小天子当导游。

    按照其他几署的经验,跟着跑半天,最多也是记录个陛下午后到此一游云云……

    不过随意安排个掾吏,肯定是不可能。

    老头吩咐手下人,喊来匠作右校令来陪皇上。

    自己告声罪,晃晃悠悠回衙署去了。

    右校令三十多岁,也是消瘦的长脸,满脸堆笑地跑到刘箕近前。

    秩六百石的官身,和掖庭令一样,不上不下。

    除非越过上司被选为密谍,要不然也不能直接抱上王莽的大腿。

    皇帝好歹也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同样是满脸堆笑。

    右校这笑容,看着比那老干枣多了几分真诚。

    “咱这匠作寺主宫室、宗庙、陵园的修缮、及城防土木、上林、京兆道路花木等事,陛下想去哪处看看?”

    右校令陪着笑,小心翼翼地问道。

    “御车机括及案榻木工,可有工匠专做?朕前两天出了趟宫,御厩的淄车坐着可不太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