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高等选拔考试后第一天,凃夫并没有一头闷睡到中午,在叔叔和婶婶的建议下,马不停蹄的买了一堆礼物,赶往了乔治·麦格文教授卡片上留下的家庭地址。

    这位年轻的历史学教授是他父亲手下的研究员天然与他亲近,从之前的联系对方释放的善意来看应该是自己这边的人。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方面,对方一定有独特的见解。

    麦格文教授的住址同样在格林区,离温斯特家的住宅并不算远,事实上利茨中产以上的家庭通常都在这个区,良好治安和友善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位住户都能过得舒心。

    “叮咚~”

    按下门铃过后,来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女佣,凃夫主动报上名字过后,直到好一会儿才见到年轻充满着阳光活力的乔治·麦格文。

    即便是早晨,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教授先生也穿着一身得体的马甲西裤,这个人的打扮似乎永远都是这么儒雅、精致,自带一种属于精英阶层的气质。

    注意到凃夫打量的目光,乔治·麦格文轻声笑了笑,“过往在卡佩先生手底下做事时,他总是以身作则的教导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在任何时候体面大于一切。”

    “体面大于一切。”凃夫点头称赞,这也是温斯特家的一项规矩。

    很优秀的家教,像这样的精英阶层培育出来的孩子,只要不是自甘堕落一般都不会差到哪去。

    “玛姬,给客人上一份锡兰红茶和甜点。”

    麦格文教授像凃夫伸手示意他进来,并祝福女佣去准备招待客人的红茶,并主动介绍,“这是产自南大陆斯里兰地区茶园的品种,经过那里茶工几个月的种植,热带地区的醇香口感时常令人忘返,这简直是自然界馈赠给人们的礼物。”

    “看来我们得赞美南大陆人民的勤劳无私。”凃夫半开玩笑的迎合,这话让麦格文短暂发愣后,同样为他的幽默感而会心一笑。

    麦格文家同样是一座复试的住宅,不过跟具有生活气息的温斯特家想比,这位年轻的教授家里更简练一些,家中几乎所有置物架都摆放着书。

    进门就能看到一个庞大的书柜,品类杂乱,关于历史、哲学、考古学研究手记,甚至是相关神秘学的书籍,应有尽有。

    粗略浏览一遍,只怕是有上千本私人珍藏。

    看来对更上层的人士来说这个时代比克朗还有珍贵的也唯有知识。

    “我猜你一定考得不错,瞧,这上面还有你做双缝实验的题目。”麦格文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袋,正是今年全国高等选拔的试卷,“如果换成是我,这件事能跟同伴们吹嘘一辈子。”

    “不出意外,应该能达到七校联盟的特殊招生名额的要求。”

    凃夫也没有刻意谦虚,实话实说,“不过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想好该去哥廷哈根的哪座大学和所选专业。

    先生,您能给些意见吗?”

    “真是奢侈的选择,我小时候也总在考虑该去哥大还是密大,但后来才发现我想得太多了。”麦格文用一种自黑的语气让谈话变得轻松。

    “其实并不难选择,哥廷哈根大学是两个议院和拜亚政府支撑,近年来靠着集拜亚全国之力全力打造的北大陆第七座顶级高校,挖了其他高级学院的不少教授每年还有令人羡慕的教育经费。

    学院里的势力交错复杂,商业氛围很浓重,主要几门学科是工程、冶金、管理、建筑之类实用的专业性很强,这些专业即便在七校联盟的排名都在前几位。

    不过这座学校里大多是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后代,不夸张的说随便在学校里面扔块砖头砸中的学生,他们父母或许都是哥廷哈根某个机要的科长,从发展人脉的角度思量选择哥大的确不错。

    而且从哥大毕业的孩子拿到金字招牌后,多半在那之后进入王国各个政要系统,成为家族的骨干力量,从未来前景来看也的确是去哥廷哈根要好一些。”

    麦格文教授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平民家的孩子进入后想混入他们的圈子可并不容易,你得明白贵族和平民永远都是两个圈子。”

    凃夫点点头,对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那密斯卡史塔克呢?”

    “密大的情况要更特殊一些,他们背后的真正靠山其实是拜亚王室,王座上的国王威廉二世,哥廷哈根权力的另一个顶点,或许两者间有些特殊利益往来。

    但我可以肯定密大从未是权贵手里的武器,以后也不会是,他们标榜着思想和学术自由的旗帜,搭建最好最淳朴的学术风气,大多时候评选也以学术轮而不是身份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