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书记

    云吉真顺手从自己办公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跟着王书记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他位于房子最西侧的办公室。

    王书记办公室里的陈设很简单朴素。从走廊一侧的北开门进去,左手边是一个书柜,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格子,格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鲜红色塑料皮封面的《毛主席语录》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右手边就是墙角了,墙角处摆着一个脸盆架,上面放着一个白色的搪瓷洗脸盆,脸盆旁边放着一块肥皂,搭着一条白毛巾。地上放着一个木制的小水桶。

    屋子靠东墙摆着一张长一米五,宽六十公分的清漆写字台,露出木纹的本色,这就是王书记的办公桌。写字台后边一把高背椅子,椅子上罩着白布套,平时他就坐在那里办公。

    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笔记本,一个大号白色的搪瓷缸子,瓷缸子上面印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鲜红的大字,桌面上堆着一大摞文件,还有一部电话机。

    南侧窗户前面,靠着窗台摆着四个实木椅子,椅子也漆成清漆。每隔一个椅子中间放着一个实木的小方茶几,一共三个方茶几,每个茶几上套着白色的桌布,桌布上扣摆着两个白色的搪瓷茶杯。

    桌布雪白,很整洁,茶杯铮亮,很干净,这些都是给进屋谈话、办事儿的人预备的。

    办公室东面的墙上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西墙上挂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地图下边靠南侧墙角是一个对开门、黑漆的柜子,大约一人高、一米半宽,柜子的两扇对门儿中间安着铁质的门鼻子,上面挂着一个大号黑铁锁,把两个门锁的严严实实。

    柜子上面有两个暖水瓶,竹子编织的镂空外皮好像一件艺术品,银色的内胆安在里面,内胆的银光从镂空处露出来,若隐若现。两个暖水瓶并列放在一个圆圆的、白底蓝边的大搪瓷托盘里。

    挨着柜子紧靠西墙边摆着一张单人铁床。军绿的床单和被面洗的有点掉色了。床上的被子叠成豆腐块儿的形状,绿色的床单非常平整,床面一点儿褶皱都没有,这是王书记从前当兵时养成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云吉真跟着王书记进屋后,他走到窗前最左边的一个椅子旁边,当他正准备坐下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往窗外望了一眼。

    巧了!

    云吉真从这个位置往外望去,正好能看到院子西侧柴房的小门,就是那个从前关过古校长的柴房。

    云吉真不看还好,这一看,心里一惊。

    由于紧张,心脏砰砰直跳,脸色立刻变白了。

    “坏了,如果那天真是阿释救走了古校长,那么王书记如果在屋里的话,一定会看到。不过——!事情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王书记从来没提过这件事儿。难道那时候他正好没在屋里,或者雨下的太大,阻挡了视线?还是他看到了,根本就没有制止?如果他真的看到了,为什么不制止呢?”

    云吉真的怀疑仅仅是一闪而过,他立即反应过来,不能失态,不能让书记看出自己的异常,于是他从容自若地转身坐下。

    王书记要给他倒水,被他客气的制止了。

    “书记,你就别和我客气了,我知道你还有很多事儿要忙,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云吉真一边说话,一边打开日记本,从左边上衣兜里掏出钢笔,准备记录。

    王书记对云吉真的工作态度还是很满意的,每次找云吉真谈话,他都是一副认真聆听,认真记录的样子。

    王书记看着云吉真微微点点头,云吉真也准备好了记录,他抬头看着王书记,等待他的指示。

    “好吧,那我就开门见山......”

    王书记主要和云吉真交代了下到各个村屯后要立即着手做的几件事儿。

    云吉真认真听着,并详细记录下王书记的要求。

    最后、云吉真期待着王书记能和他说点关于自己提拔的事儿,特别是田大宇向他透露了自己要当副乡长的事儿以后,他的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他多么想在王书记这里得到证实啊,但是王书记一直没往这个话题上面引。

    王书记不提,云吉真也不好主动问,何况这件事儿也仅仅是田大宇的一番说词,至于是不是真的,或者消息的来源可不可靠,云吉真无法考证,因此他觉得此时冒然和王书记提起或许有些唐突,不太合适。

    王书记和云吉真交代完工作,问道:“吉真,你在乡**工作有七、八年了吧?”

    云吉真回答:“王书记,我从学校调到乡里工作整整七年零八个月。”

    “噢!时间也不短了。你这几年一直没搬家,一直住在云楼村,来回上班很辛苦啊。”

    “书记,我都习惯了,前几年孩子小,家里都是母亲和媳妇操劳着。家里弟弟妹妹又多,不过他们也都理解我,工作上从来没拖过我的后腿。”

    “我知道,你弟弟是云楼的大队会计,叫云吉让,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