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海昏侯墓中比较出名的杯子,还有李具杯(大)121件。

    属于斫制木胎,表髹黑漆,里髹朱漆。

    耳上面布满涡状云纹,云纹之间以曲线和折线相勾连,耳下面绘有简化的三角勾连云纹。

    外壁上分布有上下两组圈带状纹饰,外壁上部用朱漆在黑地上勾画一圈勾连涡云纹(包括两耳侧面)。

    外壁下部绘一圈仙鹤纹,两端和两侧各有一组对称的仙鹤,共四组。

    底部中央用朱漆书写“李具”二字。

    这种杯子长16.5、宽14、高6.5厘米,重230克。

    就让有大的李具杯,那么就肯定有小的,而且还不少。

    李具杯(小),总共发现了127件。

    它们也是斫制木胎,表髹黑漆,里髹朱漆。

    耳上面布满涡状云纹,云纹之间以曲线和折线相勾连,耳下面绘有简化的三角勾连云纹。

    外壁上分布有上下两组圈带状纹饰,外壁上部用朱漆在黑地上勾画一圈勾连涡云纹(包括两耳侧面)。

    外壁下部绘一圈仙鹤纹,内底上用黑漆书写“李具”二字。

    与李具杯(大)纹饰基本相同,仅形制略小。

    这小点的杯子长13、宽11、高4厘米,重135克。

    这些是能明显认出来的漆木器,除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还有一些不熟悉的,但是能够看出来是生活用器。

    比如卮,在海昏侯墓中就发现了14件。

    这些卮均为圆筒形,直口,直壁,平底。

    依据卮的尺寸与纹饰,可分为朱漆卮、黑漆卮、小卮,共3种。

    海昏侯墓中发现了朱漆卮1件,为卷制木胎,通体髹红漆,仅在内壁口沿处髹一圈黑漆。

    外壁饰黑漆描绘的云气纹、三角纹和变形鸟纹纹饰带。

    未见器盖、耳鋬。直径23、高17厘米,重820克(图九)。

    黑漆卮1件,属于夹纻胎,表髹黑褐色漆,里髹朱红色漆。

    器表饰云气纹、鸟头纹。

    口沿处有一圈银釦,器表中部和底部均有一圈银箍。

    有双环耳鋬,未见器盖。

    直径16、高14厘米,重400克。

    小卮11件,也属于夹纻胎,外髹黑漆,内髹红漆。

    有器盖与双环耳鋬,器盖呈圆形,圆弧顶,直壁,直口,圆唇,顶上有一铜制提环。

    外壁上朱漆描绘一圈三角形和变形鸟头纹,纹饰带上下各有一条边线。

    直径9、高8.5厘米,重90克。

    那么什么是卮呢?其实很简单,漆卮是盛酒或饮水的杯子,用木片棬曲而成。

    一般其形状为圆筒形,上有可进一手指的鋬,有双鋬和单鋬之分。

    1977年在阜阳西汉当阴侯墓中出土的圆筒形漆器目,就名为“卮”。

    漆卮是周秦汉晋之际广泛使用的饮食器,是当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战国时期的漆卮不多见,其形态接近后来的圆筒杯。

    卮为古代的饮酒器,质地有银、铜、漆、玉、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