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钧窑瓷烧制完成,出窑之后,合格品一般有正品、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

    正品没有缺陷或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

    精品没有任何缺陷,有一定的窑变效果;

    钧瓷珍品则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丰富独特。

    窑变效果包括钧瓷产品釉面的色彩、斑点、纹理、开片及自然图画、意境等。

    钧窑瓷器釉色秀美,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

    可是,这些美丽,都是自然烧制出来的。

    可以说是全屏天意,人为干涉虽然可以进行,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要看天然的窑变。

    这才是一些顶级精品钧瓷,价值很高的主要原因。

    这些钧瓷的烧制工艺,陈文哲大体已经熟悉。

    但是,其中还需要研究的也不少,比如瓷土的选择,釉料的配方,烧窑的工艺等等。

    当然,一些小的难关也需要克服,比如素烧之时的火候把握,甚至还有瓷器入窑摆放的位置,细密程度等等。

    因为陈文哲具有大宗师级的烧窑技术,所以他十分清楚,瓷器入窑的摆放位置,这对应的是瓷器在窑内面临的烧成温度。

    甚至瓷器摆放的细密程度,都影响着窑炉内部温度的变化。

    这些都对于瓷器的烧制成功,有着重大影响。

    特别是一些顶级瓷器,更加注重这一点点影响。

    因为一点一点的影响,最终会积累、爆发出来,影响最终的烧制效果。

    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而陈文哲想要快速复烧钧窑瓷,那么就必然要走捷径。

    所以,他只要研究一下现代流传下来的古代窑口的烧窑技术,一般也就能够掌握他想要的东西。

    就说钧瓷的烧制技艺,它也是有迹可循的。

    按照这些痕迹,复烧钧窑就可以做到循序渐进。

    钧窑历史悠久,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北宋灭亡后,钧窑停烧。

    真正的官方钧窑虽然消失了,但是流散的匠人,却是将此技艺传至各地。

    金元时期,不少

    地方曾彷制过钧瓷,但无法和宋代官窑制品相比。

    明、清两代,钧瓷生产发展缓慢。

    新华夏成立后,进入全面恢复时期。

    钧窑起源于唐代,当时的制瓷工匠们不再满足于过去单一的青色,开始在原有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这是钧瓷的启示,也是钧瓷出现的过程。

    当时的匠人是怎么做出钧瓷的呢?其实也不难。

    当时他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烧制出了花瓷。乐文小说网

    这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

    这么一说,是不是烧制唐钧就比较容易了?

    能够烧制出唐钧,那么宋钧还会远吗?

    到了北宋时期,工匠们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

    这样通过还原气氛,创烧成功了高温窑变铜红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