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首诗的意思,也不难懂,只不过他通过这首诗,乾隆成功地将猫食盆事件,转移并上升到感恩的问题上。

    随后,为进一步扩大影响,乾隆不仅将这首诗昭告天下。

    乾隆皇帝还特意为这个曾经的猫食盆,用紫檀做了一个底座,摆在宫中显眼的位置。

    从此,每一名经过的臣子,看到这件天青无纹水仙盆,就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对皇帝忠诚,是否对皇帝感恩。

    败也因为没有开片,成也因为没有开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价值的衡量就会有奇妙的变化。

    也许正应了大诗人李白的那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青无纹水仙盆几百年的等待,绝对是有道理的。

    那道理也许就是不起眼,要不然,也许早就因为你争我夺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当然,它也只是个例外,在宋代汝窑瓷之中,还是以开裂瓷器为主。

    这些瓷器开片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与胎体、釉质、釉层和烧造过程有关,又因时间的积累而产生变化。

    对开片的命名,通常是从外观上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的。

    根据纹片的纹路、形状、深浅粗细、疏密等特征加以命名。

    按开片在釉层中的走向划分,汝瓷的开片包括直开片和斜开片。

    冰裂纹、网格纹属于直开片,而鱼鳞纹属于斜开片。

    直开片的形成时,釉的热膨胀系数大于胎。

    在冷却过程中,釉的收缩速度大于胎,釉层受到拉应力。

    当瓷器釉层冷却至完全硬化时失去弹性,若其收到的拉应力强度超过其抗张强度时,釉层就产生又长又粗的直开片。

    大开片的产生,使釉层受到的拉应力削弱。

    但在局部胎釉之间,仍有残余拉应力存在。

    这样不足以产生大开片的应力,会在出窑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释放,产生短而细的小直开片。

    斜开片的主要特征,是其形状和观感,会随光线射入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其形成机理比直开片复杂。根据断面观察,斜开片将釉层分开,开片与胎体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差较大。

    当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开片上时,开片一-侧的边界近乎透明,显现初立体感。

    由多条斜开片叠加,形成的近似鱼鳞的多边形开片,被称为“鱼鳞纹”。

    斜开片与釉层厚度有关,汝官瓷釉层厚度在0.5-0.8mm之间,会偶尔出现斜开片。

    在成瓷范围内,斜开片出现的概率与釉层厚度呈正比。

    从产生机理上看,产生斜开片的釉玻化程度较高,烧成温度可能略高。在冷却降温过程中,

    胎釉之间,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应力,与直开片不同,促成斜开片产生的应力,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拉应力外,也存在压应力。

    即在冷却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胎的收缩速度略大于釉层的收缩速度,造成釉层的应力内陷。

    从而在拉应力产生的直开片间隙中,产生较小的斜开片。

    通过观察汝窑遗址出土瓷片表面的斜开片,多数斜开片的间隙极其干净,未有污渍浸入。

    而与之相邻的直开片中,则藏有污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