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现在鉴定瓷器,特别是明初之时的瓷器,凡是带有洪武款识者,一定要结合胎釉、纹饰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样一来,很多人都看不到后面一句,也就是:“凡是带有洪武款识者,一定要结合胎釉、纹饰等方面进行分析。”

    流传到现在,就直接是没有洪武款识的官窑器,只要出现都是假的、赝品。

    所以,才会有臆造的“大明洪武年制”款青花釉里红人物故事图梅瓶。

    再说,洪武瓷器的市场价值很高,所以在彷古瓷中书写洪武款识的瓷器较为多见。

    如彷品“洪武六年”款釉里红松竹梅玉壶春瓶。

    可惜这样的彷品,与真品的胎釉、造型、纹饰等方面,相比差别较大。

    当然,其它书洪武年号款的各种臆造品,更是要警惕。

    现在有很多文章,都在讲,迄今为止,未见洪武年号款瓷器。

    但是,洪武时期有没有留款的?

    其实还是有的,要不然,陈文哲也不用纠结这一点了。

    虽然仅见于大海博物馆收藏的,用篆书写“春寿”两字装饰肩部的梅瓶,并未发现有“洪武”纪年款的官窑器。

    但是,只要有款,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留下大明洪武年制的款识?

    关于洪武官窑是否有款识的问题,收藏界争论从未停止,始终悬而未决。

    但是,陈文哲却知道,在南河省的一家博物馆内,就有一件“大明洪武年制”的青花梅瓶。

    】

    它要是真品,那么它就当属一件,保存在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但遗憾的是,这件青花梅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不知道是那家博物馆,自己也不认为是真品,还是有其他原因。

    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有足够的自信吧?

    这也是没办法,很多收藏爱好者,特别是收藏时间长的藏友,家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重宝。

    就比如大明洪武年制款的红武瓷器,而这些还都是一些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重器。

    这样的收藏者多了,谁还会认为,他们收藏的大明洪武年制的瓷器是真品?

    就算一些有着明显老化痕迹,或者说干脆就说是真正古董的,像是明代洪武时期的瓷器,也不被人认可。

    因为一些文献认为,迄今所见到带款的大明洪武年制瓷器,都是万历时期所彷。

    既然是彷制款,必然有可以彷制的实物。

    洪武瓷器至今流传数量很少,带有明确纪年的民窑器也只发现几例。

    但一直没有得到,知名陶瓷专家的确认。

    既然洪武已设立官窑制度,就一定有区分官窑和民窑的标准。

    作为官窑,也就自然有纪年款式。

    而这样也是一些臆造者,还在层出不穷臆造洪武瓷的原因。

    现在市场上还有流传,比如洪武纪年釉里红梅瓶、洪武纪年人物故事梅瓶、洪武纪年青花盖罐。

    这些其实陈文哲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这些瓷器,如果真的足够老,那么它们是否是万历彷品?

    有些专家把发现的洪武带款瓷器,确认为明万历彷品,但是很多人却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