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为了让房屋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我国的房屋最理想的朝向便是坐北朝南。

    而这座船型豪宅内的房屋,却全部坐西朝东,成功地避开了阳光的照射。

    不仅如此,这108间房屋相互连通,有的房屋甚至只有几平米,而且形状狭长,将其称为通道似乎更加合理。

    在这样的结构下,这座豪宅形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宫,不熟悉其结构的人很难找到出口。

    现在经多方考证之下,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座豪宅为清代富商黄惠楼斥资建造。

    但黄徽柔所从事的是什么生意,却无从得知。

    种种迹象表面,黄徽柔与天地会交往甚秘,商人只是其掩人耳目的身份。

    黄徽柔所修建的这座船屋,实际上是为天地会成员修建的藏身据点。

    其极差的采光效果和复杂的内部结构,刚好可以为天地会成员,提供有利的藏匿效果。

    船型古屋独特的造型,现在已经是建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其有违常理的结构,恰好满足了天地会的需要。

    可见只要符合目标人群的需求,看似不合理的做法,反而更能解决问题。

    100多年来,很多人无数次在这古宅院落里“掘地三尺”,至今还在寻寻觅觅,但就是没有宝藏的踪影。

    这笔天地会的宝藏,到底藏在哪里呢?可惜没有人能够找到。

    尽管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宝藏,但船型古屋本身就是一座无价之宝。

    比起金银珠宝,其背后隐藏的天地会的历史,远比财宝要有意义得多。

    发现了船型古屋,却没有发现天地会的宝藏,这个是遗憾。

    但是对于陈文哲来说,确实幸运。

    因为他在沉船之中发现的不少宝贝,就应该是天地会藏宝的一部分。

    至于天地会为什么会把用于国内活动的资金,弄到海外,这一点还是很好解释的。

    毕竟当时的满清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他们根本撼动不了满清的统治,而且还被不停的围剿。

    没办法,他们最终的活动范围,只能是大陆之外。

    这也是他们后来的根据地,转移到港澳台、东南亚、美洲的原因。

    当然,陈文哲对于这段历史不太关心,毕竟已经被扫入尘埃。

    但是,他意外看到了那座船型古宅,自然也就对于天地会,或者说对于当时的大商人黄惠楼,有了些意外的了解。

    通过他看到的一些影像分析,黄惠楼很可能就是洪门的一名干将。

    关于黄惠楼的资料十分稀少,只有零零碎碎的传说和记载。

    相传,黄惠楼原来本是个家境一般的小商贩,从贩卖皮油起家。

    凭着精明勤劳,年轻的黄惠楼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名在黎川至光泽、福市、弯弯一路有20多家当铺的巨商大贾。

    为了夸富乡里,同时也为了在家乡置办一份永久的祖业,黄惠楼请来风水先生,在这四面环山、形似女式兜肚的洲湖村,以巨款购得“脐眼”这一风水宝地,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豪宅。

    古宅的大门朝向,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点关于主人的线索。

    那就是古宅的大门,是朝东开的。

    古代建筑十分讲风水,尤其是对门的朝向极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