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沉船的沉没原因很明显,它明显是撞上了一块水下暗礁。

    那是一块突出海面约10米的礁石,礁石附近的水域暗礁众多。

    这种环境,只要遇到风暴,肯定会有不少船只沉没于此。

    这一点,没有谁比当地人更加了解,所以当地人只要没事,就会根据沉船中发现的大宗货物,下水打捞。

    “咦?还真是不简单,居然保存的还算完好?”

    高启静亲自下水之后,通过他待下去的水下摄像头,陈文哲能够清晰的看到这艘沉船。

    通过分析,陈文哲发现,这居然是一艘六层船体构件的古船。

    这艘沉船遗址,位于礁石环礁的内侧。

    他们也算是偶然发现,因为他们首先在附近发现了一件瓷器。

    这是一件青白釉碗,这种釉色,陈文哲一看,就像是唐宋时期的作品。

    因为之后的外销瓷,很少单纯的卖这种青白釉瓷碗,再说,这种青白釉的瓷碗,品质真的不如青花、五彩、粉彩等漂亮。

    不过,这毕竟是一件完好的瓷器,而且是真正的古董,毕竟有着上千年历史了。

    再说,只要发现一只,就说明周围海地之下,肯定还有更多。

    所以,发现了一件青白釉的瓷碗,众人都十分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水下肯定有一艘没有被打捞干净的沉船。

    有了发现,自然就要立即增加搜索范围。

    很快,就再一次在附近泥沙之中,发现了更多青白釉瓷器。

    海底之下,一片平坦的沙滩之上,陈列着密密麻麻的瓷器。

    有的半掩埋在泥沙之中,有的完全暴露在海底,看着还真是十分壮观。

    可惜,这些瓷器没有任何保护,所以保存的都不太完好。

    最明显的就是釉面,经过长时间海水的冲刷腐蚀,使其釉面哑光暗淡。

    这样海捞瓷,才是海捞瓷器的一个标准样式。

    这些瓷器的釉面侵蚀,都是从口沿部分胎釉结合处,向胎脚侵蚀,往往口沿处有白色的斑点。

    也只有有着这些特征的瓷器,才是真正的海捞瓷。

    不是人为放下去的赝品,那就证明,这里真有一艘唐宋时期的沉船。

    很快,水下打捞人员就再次有了重大收获。

    他们发现的瓷器之中,有一件刻有楷书“壬午载潘三郎造”字样的青白釉碗。

    加上其他一些器物,通过研究,陈文哲推断这艘沉没的运输船,应是南宋中期的船只。

    果然,通过周围散布的青白釉瓷器,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艘体型庞大的沉船。

    这应该是从胡建泉港启航,途径海南、穿越东南亚地区,准备驶向欧洲的贸易商船。

    而且看船的造型,明显不是外国帆船,而是我国制造的木质巨型帆船。

    通过研究这艘沉船的整体构造,陈文哲比对过往学过的知识,发现这应该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有六层船体构件的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