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据统计,只是这一次在梁庄王墓中的发现,就出土金、银、玉、宝石等,各种品类随葬品计5300余件。

    其中金、银、玉器计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

    其奢华程度,在已发掘的明代亲王中前所未有,仅次于明神宗的定陵,为继定陵之后的又一明代重大考古发现。

    其中的一些经典饰物,其上都有大量宝石。

    最出名的肯定就是那件“金镶宝石帽顶”,及一颗200克拉的“无色蓝宝石”,它也是迄今我国的最大一颗。

    说到这,或有人忍不住好奇问“这么大一颗宝石,得值多少钱啊?”

    对此专家也做出了回答:无法估价;

    或有朋友不理解了,宝石和黄金、白银一样,都是以重量来衡量价值的,怎么可能“无法估价”呢?

    这里多说两句,一般来讲,黄金、白银的价值多是以克为单位,它的价值是以总重量累计换算的;

    但“宝石”不同,一般来讲,宝石每增加一克拉,它的价值并非“累计”,而是可能翻倍。

    重达“200克拉”,再加历史价值,这也是专家说“无法估价”的主要原因。

    或有朋友会问,这么大的无色蓝宝石,应该就是梁庄王墓价值最高的文物了吧?

    答案同样出人意料,梁庄王墓中最有价值的,并非200克拉的“无色蓝宝石”,而是两块五十两,共计100两的“金砖”。

    对梁庄王墓有所了解的朋友或许知道,这座大墓中的文物件件“价值连城”。

    除宝石外,诸如花丝镶宝石带、金镶白玉腰带等,都堪称国宝级文物;

    反而是黄金、白银的价值显得暗淡了许多。

    “无色蓝宝石”的价值,怎么可能抵不上两块,一百两的“金砖”呢?

    简单来说,两块金砖,一块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

    另一块长14厘米,宽10厘米,厚0.8厘米,重1874.3克;

    其中一块金砖上刻“永乐十七年,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几个字。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主要说两块金砖的重量及出处。

    这里是重点,这两块金砖,居然是郑和下西洋,从“西洋”进口的舶来品;

    据《明史》记载,“金砖”为明代朝廷赏赐给皇亲贵族的定亲礼物,这也说明,梁庄王一生结过两次婚。

    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会说“别瞎扯。”

    墓中出土两块金砖,就说梁庄王结过两次婚?一点根据也没有;

    明梁庄王三十岁就死了,一生没有子嗣,最后落得爵位被除名。

    乍一看,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明史》记载“梁庄王瞻垍,仁宗庶九子,宣德四年就藩安陆州。正统六年薨。无子,封除。”

    直白点翻译,梁庄王叫“朱瞻垍(jì)”,是明仁宗的第九个儿子,明太祖朱元璋的重孙;

    朱瞻垍被封为“梁王”,封地在今天的北湖省,三十岁抱病而亡,没有留下子嗣,也正因如此,“梁王”封号被朝廷除名。

    这就引出了几個问题:梁庄王正值而立,怎么会忽然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