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想一想那大神的手段,有他那样的技术,不可能到现在还默默无闻,这么说,他是真被人弄死了吧?

    还有,那家伙,不是隋侯之珠最后的一位主人吧?要不然怎么他的经历在系统之内这么清晰?

    陈文哲可不想重蹈覆辙,就算这一次学到了真正骗人......真正可以让轻松发家致富的技艺,他也不打算这么做。

    “人还是得走正道!”

    下了决定,陈文哲立即感觉一身轻松。

    再次梳理了一下获得的传承,这一次,作假的手段,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wwω.xしéWêи.cóm

    没有失传的工艺,只有失传的需求。

    一种玩艺儿不论做得多精,只要没人买,肯定断香火。

    如果又出来市场了,不管过了几世几劫,照样做出来。

    很多人认为今不如昔,旧的永远比新的好。

    其实人们喜欢旧东西,是因为怀念那无法挽回的青春,找一个逝水年华的证据而已。

    旧,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价值。

    但这与技术无关,并不是新东西的工艺,就不如旧的。

    如果真的一代不如一代,人类早退化成猴子了。

    陈文哲算是看出来了,他学到的技能,越是距离现代社会近,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比如,他学到的嘉庆青花,就直接学成了乾隆青花,而且其中还涉及到了明代之前的青花。

    现在,他学到了一个现代造假高手的全部手艺,这可不止是热接工艺,这一次传承涉及到的技艺可就多了。

    首先是烧窑,这是热接的关键点。

    未来的技术可能超过现在,但是现在肯定远超过去。

    比如烧窑的温度,最高到1400度。

    瓷器在窑里,每升高一度,会产生什么变化,现在的人已经了如指掌,并且基本能控制。

    过去呢?一百年以前,一半靠经验,一半靠运气。

    那时不但没有温度计,甚至没有温度这个概念,古汉语里都没有“温度”这个词。

    现在每种瓷器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都分析的透透的,有陶瓷研究所,有陶瓷大学。

    过去呢?瓷工连字都不认识。

    这一次陈文哲可算是学到了,控制温度,原来这么重要。

    当然,原来他也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是来自烧窑,只不过,那就是经验,没有细化成数据。

    这一次不同了,从那位大神的经验之中,陈文哲掌握了热接的所有温度,这真可谓如虎添翼。χιè

    这也是系统警告他的原因,这门手艺,要是用邪了,危害还真不小。

    不过,陈文哲还是认为,系统就是不正经,要是正经系统,干脆不让他学不就完了?

    比如这一次,教的都是什么玩意?

    真身假底,假身真底。

    这是是瓷器市场中,比较高明的一种造假方式。

    这种方式不像其它造假,按照真品去模仿,去抄袭。

    而是用部分真的瓷器碎片,加上假瓷。

    二者相结合,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假假真真,让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