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就是因为定窑的工艺繁复,陈文哲才会首先学习定窑的技术。

    他在制作各种釉色大瓶,也就是在制作瓷母的过程当中,首先学习制作定窑瓷,就是因为定窑工艺设计的基础门类比较多。

    所以学会了制作定窑瓷,他的所有基础制瓷手段,就肯定可以全面提升到宗师级。

    现在要学习定窑制瓷手段,就肯定要了解一下它的发源地。

    曲阳,是定瓷艺术发祥地。

    尽管因宋金之战,到了元代几乎失传,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失传近800年的定瓷技艺开始恢复。χιè

    在新老定瓷人的不懈努力下,已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不管古今,想要入行,都要从学徒做起。

    比如现代的一些陶瓷企业,就算是公司引进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

    学徒的工作很单调,但是,陶瓷公司却可以给你提供练手的机会。

    原来陈文哲没有参加过其他陶瓷公司,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运作的。

    但是现在他缺知道了,如果是学徒,如果是在专门仿制定窑的工厂,那么学徒工最先做的,就是拿孩儿枕的残次品练手。

    由于制作孩儿枕的模具,是由五部分组成,因此,孩儿枕的泥坯上,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模具缝。

    加之泥坯的头发、五官、衣服褶皱等纹路不够清晰,因此,学徒工们不但要练习抹平模具缝,还要学会用刻刀沿着泥坯上模糊的纹路,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胖娃娃。

    这项工作看起来容易,可等到真正上手的时候,才会发现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定瓷的胎质很薄,因此,每一刀划下去,要用多大的力道都是有讲究的。

    就拿娃娃的头发来说吧,用力不够,不足以刻画出纤毫分明的发丝。

    可是如果用力过大,又会刺穿泥坯。

    所以,小小的孩儿枕,一般有天赋的学徒工,不练他个两個月,根本就没法做出像样的作品。

    按照规定,如果干得好,一个学徒工干一个月就可以出徒了。

    可是,很多专科出生的学徒工,两个月能出徒就很好了。

    有时候,很多学徒工,自以为做的不错。

    可是,事情往往相反,老师傅就是不让出徒。χιè

    “我不比别人干的差,为啥不让我出徒?”

    很多学徒工虽然话没有说出口,可心里却满是不解。

    但是,不让出徒,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般不让你出徒,是为了让你把基础工艺练扎实。

    只有当老师傅放心的放手,也就意味着你的基础已经足够扎实。

    陈文哲在梦中的沉浸式学习,也是按照这个流程来的。

    等他感觉学的差不多,才开始真正练手。

    当然,他练手之时,没有残次品的孩儿枕让他操作,他就只能从头开始。

    雕刻他是很厉害的,制作出一件大体的泥胎瓷枕,轻轻几下,他就能够勾勒出瓷枕的大体形状。

    之后,就需要精耕细作了。

    他会先用铅笔,在泥坯上画下草图。

    再用尖细的划针,沿着铅笔的纹路,在泥坯上画出沟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