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美丽的瓷器,国内从来不缺,但是黑釉之中,还能美丽的如梦似幻的瓷器,却真不多见。

    除了建窑的各种曜变盏比较出名,再就是定窑的窑变柿红釉瓷器了吧?

    柿红釉是宋代一种典型的釉色,又称为酱釉、紫金釉。

    当然,这种釉色,跟现代的酱釉、紫金釉还是有所不同的,只能说是近似。

    论品质,古代的柿红釉,肯定不如现在的酱釉、紫金釉要好。

    不过,这也已经是古代一种十分珍贵的釉色效果。

    这种釉色,是以铁系结晶为主要分子,烧制而成的。

    宋代时期,无论是南方的建阳地区,还是北方的磁州窑、定窑(紫定)、当阳峪窑均有烧制,其发色犹如柿子红晶莹剔透。

    我们的国人喜红,这世人皆知。

    红色代表着祥瑞与吉祥,让人总能够想起富足欢快的事情。

    柿红,顾名思义就是柿子成熟时呈现的颜色。

    柿红因为发色让人感到含蓄、典雅,给人一种古韵的味道。

    宋人以为“韵者,美之极也”,这种具有历史积淀的颜色,而这,也正是给我们更多的怀古的情感。

    本身在千年前的宋代,红色釉就难以烧制。

    而黑定窑变,加柿红釉,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奇迹?

    被霓虹人称之为“柿红釉”的定窑,已经是十分罕见了。

    而黑定窑变加柿红釉的定窑瓷,估计目前全世界仅上述说的那一件。

    窑变是带有非常规的偶然性,也正是这种偶然性才改写历史,才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性。

    艺术本身就具有独一无二的,如果能够反复制作,甚至批量生产哪还有艺术可言吗?

    纵观现存的几件有代表性的,北宋定窑黑釉的不同形式的盏、盘,都属独一无二的。

    当然,在那个时代的造型作品,全都带有偶然性,而非人力可以控制的。

    虽然有些是人为的点彩、洒点等,也都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品。

    在那种自然环境下,不管是柴窑还是煤窑,炉内气流的波动,都会影响到器物

    生成的效果。

    那雷鸣电闪般的流星雨,那陨石横空坠落的火团,那鹧鸪鸟羽毛的斑点,那黝黑锃亮上描绘的金花纹,件件都闪耀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丰富的创造力。

    其中的代表,就是目前发现的几件,最具代表性的定窑黑釉盏。

    特别是定窑柿红釉,其各种圈足都有不同。

    圈足根据器型、年代、各自的作坊的师传手法的不同而各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柿红釉产品,不是大批量的投产。

    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工艺要求,各個作坊的师传关系、手法和工艺略有不同。

    而且这种柿红釉作品,有可能是不定期、没规模生产。

    这对于定窑白釉来说,大批量的生产,就需要有个比较统一的框框,来限制产品的成功率和统一性。

    眼前隋侯之珠内部的一件件定窑器,在陈文哲特意的放大效果之下,让他看的更加细致入微。

    平时我们很少去关注,定窑色釉的微观世界。

    偶然的机会兴之所至,用100倍放大镜拍摄一下黑定、柿红釉的微观世界,我们会发现,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