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涧磁村发掘出的两块碎片,其中一片绿釉瓷片刻有云龙纹,与白瓷的纹饰相同,断定为定窑的产品。

    奇怪的是,绿釉定窑瓷器,并无文献记载。

    这里面肯定有着一些隐秘,所以仿制起来需要格外注意。

    还有,如果制作仿古瓷,那就一定要对“官”字款识,有详细的了解。

    说到定窑瓷器的款识,这不得不提一下喜欢瓷器,喜欢题字的乾隆。

    比如有一件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其使用覆烧法,底部留白本是最有别于其它瓷器的,可如此好的留白之处,却被他题满了字。

    这件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高4.3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2.7厘米。

    盘敞口,坦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

    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时留下的“泪痕”状垂釉。

    器里口沿模印回纹一周,内壁模印荷花纹饰,盘心模印双凤菊花图案。

    可是其现在的外底,镌刻着清代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

    诗曰: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擎来掌上掬明月,题向诗中证旧因。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后署“孟春御题”。钤“比德”、“朗润”两方章。

    这就是一件有问题,或者说是有点有争议的定窑款识,而这样的瓷器,定窑还有不少。

    比如市面上常常看到一件官窑瓷器,下面落着一个大大的“官”。

    这对于一些入行不久的人来看是合理的,“官”字就是官窑的意思。

    其实不然,北宋定窑的落款有15种之多,然而最为常见的落款,就是“官”字。

    仅1985年长安北郊火烧壁出土“官”字款识的瓷器,就有33件。

    1969年北河定县,两座塔基也出土了“官”款识瓷器,数量达到17件。

    故宫玩物院与弯弯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多件“官”字款识的定窑瓷器。

    自北河定县出土了大批“官”字款识瓷器后,学术界基本统一了观点,即认为“官”字款识白瓷,绝大多数为定窑产品。

    所以网上或者是市面上的那些,但凡是官窑风格,却又落着“官”字款识的瓷器,均是后期伪造之物。

    官窑的瓷器,却是定窑烧制的,怎么可能?

    所以,有官子款的瓷器,肯定是有着定窑的风格,而不可能是官窑的风格。

    官字款瓷器,十分特殊,它是自宋至清一款独具风景的官(官方瓷器,不是官窑)窑器。

    古玩界通常把这类瓷器,解读为古代帝王御赐官员的逝后专用陪葬器。

    在古代很早的时期,比如越窑、耀州窑和定窑,都曾烧造过官字款瓷器,其中以定窑瓷器为多。

    其时代有晚唐、五代和北宋。

    定窑官字款,大多素面无纹饰,多采用花口、起棱、压边等技法,有的还在口、足部镶包金、银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