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耗费大量资本,还有时间,最终还有很大的可能仿制不好。

    这样康熙青花万寿大尊这样的重器,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就没有仿制的必要。

    因为就算是成功仿制出这样一件重器,耗费的成本太高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还很有可能,会仿制不出好的效果,所以仿制它有点得不偿失。

    当然,如同陈文哲这样手艺高超的另算。

    因为陈文哲有信心一两次就烧制成功,而其他人就不太可能达到这种高烧成几率。

    烧制青花万寿尊很难,所以一次肯定不可能烧制一件,甚至都不可能是三四件,因为谁也不知道最终能烧制成功几件。

    据专家反复对比、辨识,发现这件上拍的万寿尊,其上的寿字跟另外两件最有名的相比,十分相似,甚至是一样。

    它也主要由1000个不同的字或字形构成,且按一定规律各书写10遍。

    字与字形都是源于古体籀篆,或取自钟鼎铭文,或来自巧思妙想和艺术创造。

    还有这些字均为青花,典雅纯正,蓝艳欲滴,观之如饮甘饴;

    字体统一篆书,古雅流畅,生动宛转。

    或像鸟虫,或如图案,或似符咒,变化万端,不拘一格,蔚为大观。

    这样的单件字数最多的古代瓷器,目前全世界发现存有六件完整器。

    除拍品外,故宫博物院、金陵博物院、大海龙美术馆、香江中文大学文物馆、漂亮国有一位收藏家,各存有一件。

    虽然是这样,但是这些万寿尊每一件都弥足珍贵。

    还是那句话,就算那些忠臣们告诉康熙,他的那件是唯一,剩下的备胎也可不能敲碎。

    到了现在,根据一些专家推测,当时应该烧制了9件,暗合“九鼎”之说。

    鼎是古代立国之重器,象征政权,春秋时楚庄王曾“问鼎中原”,意欲夺取天下。

    有意思的是,在圆明园遗址、平安大街、卢沟桥附近,曾出土过三块万寿尊残瓷片。

    专家研究认为,这三块残片,分属不同的三件万寿尊。

    最重要的是,这三块残片与以上存世的6件,恰好合为“九鼎”。

    了解了这么多,经梳理,陈文哲已经能把握住这些万寿尊的特征。

    通体有规律地排列,一万个“寿”及“寿”意字。

    以“寿”字为主,间以与“寿”字紧密关联或指代吉祥、会意象形的组合字。

    如万、十仟、千秋、万寿、三皇等。

    一万個字,布局巧妙,在器身上规整排列。

    横看75列,每列130字;纵观130行,每行75字,计9750字;

    顶部盘口两圈,每圈77字,外口沿和足圈各48字,计250字,合一万字。

    字形大小随器身位置而变化,密如蚁聚,却又井然有序。

    知道很多字体是怎么创造来的,还知道怎么排列。

    在制作好的器型之上,按照大小比例分隔开来,正好书写一万个字,就可以正式开工。

    这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