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水流湍急。

    哗啦啦的水面倒映着一抹忻长身影。

    墨发飞诀的脸上,那身影负手而立。

    也不知看的是哪个方向的远方,久久无话。

    顾照站在柳荫底下已经良久,他看着站在自己前方的主子。

    欲言又止,很想上前问问主子,都快要日落西山了,到底还要不要回去休息。

    但终究是不敢问出口的。

    王爷很少把时间用在发呆上,但最近明显这样的时间多了起来。

    也不知他是在想什么。但作为跟随了他十几年的心腹,王爷心中所想的东西,多少他还是知道一点的。

    现在他们相当于被流放到江南,京都城中的那些事看似与他们无关。

    但王爷当初南下的时候,其实早就布好了局,表面上他是远离了朝政,但朝中他的势力依然为他所牢牢掌控着。

    小事倒还好,大事什么的,依然是得通过他那些心腹的授意,方可通过。

    所以说,运筹帷幄这样的事情,来形容他们王爷,是最恰当不过了。

    眼看江南一带的灾情,在他们王爷来之前的确是很糟糕,基本上那些百姓都已经到了食不果腹,得靠吃树皮果腹的地步。

    整个江南到处哀嚎声不断。

    但才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在他们王爷来了以后,通过开放粮仓、县衙补给这些措施,渐渐地也初显效果,很多人得到了种子,开始回家卖了种地。

    这样就是可持续的一个局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长久久下去,整个江南的发展才能生生不息下去。

    也就是他们王爷敢冒着风险下令执行这样的政策。那些地方小官原本一个个都哭爹喊娘的说自己已经穷死了,再也拿不出半点米和钱去赈灾。

    结果他们王爷一声下去说,只要不按量缴纳,当场抄家。

    那些地方官吏就又行了,一个个地都在规定时间内交上了该交的数量。

    所以说,对付那些人,就是得用强的。

    不能跟他们讲人情。

    他们王爷在这方面可谓是铁血无情,有个地主少交了几旦米,或许是真的筹集不到,或许是故意偷工减料,总之就是被查出来了。

    当场就被抄了家。

    搞到整个地方县府的官员们现在见到他们王爷,气都不敢多喘一声。

    就怕一个不小心太岁头上动了土,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江南的灾情得到了遏制,自然百姓们也知道了王爷的好。

    他们拥戴他,叫他留下来,守护江南。

    他们王爷自然是一笑而过的,这种事情,岂能是他自行决定?

    若是消息传到了皇上那里,皇上误会他集结群众自立拥兵,那还得了?

    所以说,若是皇上在这个时候来信叫他回京都的话,自然是双方都有了自己的估量。若是皇上没有来信的话,任由王爷在江南继续自己的声望,可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顾照私底下是希望王爷能在江南多停留些时日的,讲根基再打稳一些,到时人心所向,自然水到渠成。

    但是明显地他感觉到,王爷的心思是有些焦躁的。他是想会京都的。

    这份焦躁的源头,顾照多少心里清楚是缘自哪里。

    自然是还在应王府带着的王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