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三人最小的是十八岁的族弟李平豹。

    还有两个是李平夏的族叔李振国和李平山父子,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一个二十多岁。

    据魏了翁说,他还有个族弟李平虎,是禁军都头,今天当值所以没来。

    李家现在军中做到最大的就是李平虎,禁军都头(管一百人)。

    李振国经商,主要卖酒,为家族赚钱。

    李平山武学荫补两年,两年都没考上,今年再考不上,他就要被除名。

    李平豹没敢荫补,更没资格,只能在等机会。

    李家基因真是好,个个人高马大,骑射jīng绝,李振国当年也是为了家族赚钱,这才没有走武官这行。

    魏了翁在和赵与芮说到这事时,年轻的李平豹满脸渴望,十分激动,欲言又止。

    赵与芮感觉到他的情绪,看了他一眼,不料李平豹直接跪下:“求沂王帮忙,李家上下,感激不尽,誓死效命。”

    “平豹。”李平夏又羞又恼,上前对他踢了一脚,没想到李平豹这么急。

    李平豹急啥?

    他想要当武官。

    李平夏当年是用他父亲的资格荫补,李平夏父亲是用他爷爷的资格。

    禁军都头李平虎用的是魏了翁的推荐。

    李平山用的是李平夏另一个已经过世的族叔资格。

    前面说过,南宋当武官,有三种路子,特奏、武举,还有荫补。

    武官后代,可以凭父辈(高级武官)或京官推荐,得到荫补资格,,一年一考,有三年机会。

    李平山考了两年了,就因为李平夏当年一本正经考核别人,搞的他自己两年没考上,相当郁闷。

    李平豹更是没资格,要由六品以上京官(文官)或七品以上武官推荐。

    李家算加李平夏五个人,军职最高的就是禁军都头李平虎,但李平虎军阶是53级无品勇尉,进武校尉,比李平夏还低。

    进武校尉月料钱三贯,春冬绢各三匹,加上他差遣都头的在职钱,月总收入也就五六贯吧。

    就临安这物价,生活可挺难的。

    当年官至太尉的李显忠肯定想不到,自己死后,李家会衰败到这个地步。

    而李平豹空有以一敌百之勇,却连荫补的资格都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他为啥不走武举的路?

    南宋武举继承的北宋制度,但又改进了些,北宋武举考试不是个个都要考,但南宋个个都要考,是强制性的,而且考之前,还要在武学学习三年。

    此时赵与芮才知道,两宋居然还有军校。

    魏了翁之前做过武学博士,也就是相当于军校的老师。

    李平豹这种骑射jīng绝的人,你让他在武学呆三年,而且在不如他的人手下学武学,人都能呆废掉。

    所以他宁死不肯走武举的路,只想靠荫补和其他。

    而荫补,除了靠父亲外,就得靠京官推荐。

    比如沂王也可以推荐。

    沂王不是京官,但身为藩王,是有资格推荐别人为武官的。

    就像之前他推荐了周来牛宝和全勇三人,还没走荫补的路子,因为荫补一人只能推荐一个,他走的是特奏(皇帝开后门路子)。

    赵与芮听完后,先叫李平豹起来,又问魏了翁:“本王能推荐几个荫补的资格?”

    “荫补中,一人只能推荐一个。”魏了翁道。

    赵与芮看看李平山,这家伙考了两年还没考上,就算帮李平豹弄到荫补资格,未必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