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转眼,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林铁牛家房子终于完工。

    放眼望去,院里院外皆是红砖砌成。

    大门是崭新的双扇厚实木门,在其中一侧木门上开了扇小门,方便平日里有人进出。

    大门表面打磨得很是平整、光滑,一看就是出自林大壮之手。

    往里头一望,便是宽敞整洁的大院子。

    院子里原本就有一棵老榆树,这次盖房也没动它,保留了下来,林大勇就在树下给自家香闺儿打了架秋千。

    院子东、西两侧各坐落四间屋子,也极为宽敞明亮,分别给大房、二房、三房及孙子们住。

    再往里走便是堂屋,堂屋的门口正对着大门,老两口住的主屋和厨房分别在堂屋两侧。

    在上方起了个小二层,顺着台阶走上去,便是一个小露台,四周都有围栏,平日里孩子们可以在这儿玩闹。

    往里走一共有三间房,老两口说都是小喜宝的,孙女儿想住哪间就住哪间,只要她高兴,一天换一间住都行。

    鸡舍、驴圈和茅房都在后院。

    房子盖好,一大家子人把东西全搬了回去,又将李家院子从里到外打扫得一尘不染,接下来便着手准备办席。

    民间习俗,新房落成要大摆宴席,热热闹闹请上四方宾客,预示四面八方来财。

    这天一大早,一家人里里外外张罗了起来。

    来坐席的人们走到大门口,便能看到两侧墙上贴着的对联,这是林子墨为庆祝自家新居落成而写。

    “春华秋实盈庭灿,桂馥兰蓉易地荣。”

    笔体刚中带柔,稳重大气又带有一丝洒脱之感,即便不识字的人,一眼看上去也觉得赏心悦目。

    就两个字,好看。

    踏进大门,宽敞的院子里已经摆满了一张张大圆桌。

    许春娘婆媳四人,忙碌地穿梭在厨房与院子之间,家里其他人招待的招待,端菜的端菜,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哎呀铁牛,恭喜恭喜,这是我家带的礼。”

    “铁牛,门口那对联是你家大孙写的吧,瞅着也忒好了,等赶明儿个过年,得空给我家也写一副呗。”

    “铁牛大哥,你家小孙女儿真是越长越俊俏,我家那小兔崽子贼稀罕跟喜宝玩儿,天天挂嘴边上念叨。”

    “……”

    林铁牛脸上笑意拉满,不住地点头附和。

    当然其中不乏有一些人,想给自家男娃跟喜宝结上个娃娃亲,这时候林铁牛也不在意给他们现场表演个变脸,甚是精彩。

    林子墨抱着妹妹,和两个弟弟一块儿,跟在自家大人们身后,被一波又一波来家里吃席的人们围着参观。

    小喜宝时不时还要表演个背诗,就是说,几个崽崽脸都要笑麻了。

    今儿是林铁牛家大喜的日子,杜兰娘家人特意过来贺喜。

    何秀秀娘家离得远,今天就没过来人,不过前些日子何文旺出门办事儿,顺路经过林铁牛家,将礼金提早就送了过来。

    杜兰见她爹娘来了,跟婆婆说了声,到大门口去接二老。

    等她把爹娘安顿好,刚要回厨房接着忙活,就看到大门外不远处,有一人领着孩子,狗狗嗖嗖的,正往她家来。

    那人低着头,看不清脸,但杜兰看那走路姿态,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不是赵小莲吗。

    她气冲冲迈出自家大门,把娘俩拽到一边,在她握住赵小莲胳膊时,有那么一瞬间的愣怔。

    这赵小莲咋整的,瘦成这样了,摸着没有二两肉。

    不过杜兰只是疑惑,并没有啥其他情绪。

    她拉着赵小莲站到树荫底下,直接出声问道:“你们来干啥?”

    赵小莲见被林家人发现,也不再遮遮掩掩的,“还能来干啥,坐席呗。”

    杜兰看了娘俩一眼,“哦,空着手来坐席,你可真好意思。”

    “空着手咋的,你家规定空手不能上门坐席啊?”

    听到这话,杜兰佩服得直摇头,“赵小莲啊赵小莲,就咱们两家发生的这些事儿,但凡换个人她都没脸登这个门。要不我咋说呢,你这脸真是又厚又大,我都想拿针扎一下子,看看能不能透过去。”

    两人正呛呛着,就听许春娘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小兰,发生啥事儿了?”

    许春娘在厨房忙活差不多,就到大门口来跟着迎迎上门的人,正好看到两人争执,便走了过来。

    杜兰指着赵小莲告状,“娘,这一大一小,说要上咱家坐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