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个人在陌生的街道,悠哉悠哉的晃荡,前世没有在县城生活过,对这里也没有啥印象,现在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打量这个90年代初的县城。

    房屋低矮,街道窄小,只有不多的几栋5层楼。

    银光县城说起来还算比较繁华,比较有名的就是1个超大型的棉纺织厂,1个曾经在80年代全国排名第2的麻纺厂,是职工人数过万人的大厂。

    小一些的国营厂子也有一些,什么无线电1厂,2厂,机械厂,船舶厂,灯泡厂,火力发电厂,都是职工人数在2.3千人的厂子。

    这些大厂基本都在90年代中末期的改制中灰飞烟灭了,下岗潮波及着这个百万人的城市,经济受到严重的滞后,成了后来一个7.8线的小城市,再也没有任何的起色。

    长江支流银光江穿城而过,分为桥北码头和桥南码头,银光县因此而得名,清朝起就是一个重要的码头。现在全国的公路很多估计还在规划图纸中,高铁什么的那就更加连个影子都没有,现在的轮船运输还能红火几年,2个码头也是一派红火情形。

    走在铺着青石板的码头大街上,2边还是那种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也不知道这一片古建筑是怎么给保存下来的?

    码头大街的尽头过去就是县城最大的菜市场,热闹非凡的各种嘈杂声此起彼伏。

    夏益文一路过来,发现一个摊位在卖一些卤货,倍感亲切,这个他是做了一辈子的。

    走近一看,有鸡腿,鸡翅,鸭脖子,卤藕,卤豆腐干,豆腐丝,毛豆,猪蹄,猪大肠,猪尾巴,品种繁多。

    上前每样都买了一点,暗地里记好价格。试试了味道,感觉比自己的要差不少,边吃边和老板套近乎,老板是个50多男人,很健谈,恭维了他几句,那就牛皮吹的叮当响。

    看夏益文是个年纪不大,也就没有啥戒心,把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儿都抖露了出来,原来县里的屠宰场就有这些专门的冻货出售。

    这次来县城的第一个目的已经很顺利的完成了。

    ----

    站在一个家属院外面,威武气派的围墙有一人高,圆柱均匀的排列着。

    夏益文打量了一下,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小区,房子看起来还比较新,是公检法的3家合在一起建的。

    手里提着熟食,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去了,门口的大爷没有多看一眼,半眯着眼坐在椅子上跟着收音机里面传来的声音,摇头晃脑的哼着小曲。

    估计在他看来,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到这样的地方来撒野。

    进来之后2眼一抹黑,不知道人家住哪栋呀,这个可不敢去找门口大爷套近乎了。

    每一单元都一样的,最多就是贴了一个门牌号。2个楼栋中间没有路的那一头确实建了一排一层楼高的小杂屋,这也不知道是哪个领导脑子一热做的这样的决定,拉低了这个地方的档次。

    生面孔不敢到处乱转,院子里没有什么人,只有不远处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