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今天是秦国的集议,秦国的朝议制度,有着廷议和集议,秦王一个月内有几次在殿堂听政,九卿等在咸阳的官吏按例来到甘泉宫参加朝议,有争议的当朝议论,朝会的殿堂称为廷,也叫朝廷,故当朝议论称为“廷议”。

    有时候秦王不参加朝议的时候,就是由丞相、御史和国尉主持朝议,其中丞相为首,由于所议事务的种类不同,参加集议的职官范围也不同,朝议结束后,就会由三公之一,一般是丞相去面见秦王,将朝议商议的结果汇报。

    今天嬴政就没有参加朝议,这是很少见的,嬴政基本上每次的朝议都不错过,但是有些事情一时间也拿不准,在子游的提议下在甘泉宫中开设了一个宫殿,每次廷议结束之后,如果还有事情需要朝臣商议,就去大殿内讨论,亦或者在大殿内物理说服对方。

    在集议结束之后,子游和吕不韦去面见秦王,身为国尉的尉缭对于拜见嬴政没有想法,他虽然是秦国的国尉,但是每天想的是怎么从秦国逃跑,去六国效力,倒不是尉缭看不起秦国,而是秦国太强了,尉缭一身合纵的本事和报复无法施展,他除了帮助秦国练兵别的事情他是一点也不想要参与进去。

    当然如果秦王或者其他的将士来拜访他的话,他心情好也会指点一二,他现在暂居在王翦的府邸中,每天都是在著书。

    每次看到秦国那些士气如虹,手握利剑强弩,兵强马壮的将士,尉缭就感觉吃屎一样,这不是恶心他呢?不知道还以为他学的是连横那种无脑的策略呢,他们合纵玩的是技巧、是谋略,讲究出其不意,以弱胜强,只有连横那种莽夫才会靠着国力和军队碾压过去。

    和嬴政汇报完事情之后,嬴政说道

    “我准备让韩非先生入秦了,不知道仲父和老师推荐谁去出使韩国?”

    吕不韦和子游对视一番,出使韩国让韩非入秦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依照韩国对于秦国的态度,哪怕不出使韩国,只需要书信一封韩国都会把人送来,但是如今韩国内部不明,局势复杂,而且罗网发现有人最近在针对韩非进行谋划,所以嬴政才说出让人出使。

    “这件事我去做吧,我去见师兄,路上还能保证师兄的安全。”子游说道。

    “子游先生亲自前去第一安全有足够的保证,第二也能展示我秦国对待有才华之人重视,王师亲自前往韩国接待九公子韩非,天下有才华之人看到定会为我秦国所吸引。”吕不韦说道。

    在吕不韦看来上面这两个事情,除了第一个安全的的确需要之外,第二个就是说辞罢了,哪怕是保证韩非的安全直接派军队更合适。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针对韩非进行谋划,是因为韩非在韩国的变法。

    在听说了韩非在韩国的变法之后,对此吕不韦只能说韩非这些人太年轻了,丝毫不懂得什么叫做朝堂,变法在没有得到国君全力支持就敢用强手段,这不是厕所里打灯,找死(shi)吗?当初商君得到孝公的权力支持,更是手握秦国二十万新军,不照样小心翼翼的不敢做错一件事。

    对待老士族这些反对变法的人也是在对方犯错之后,为了维护秦法才敢开杀戒的,但是韩非他们呢?上来没多久就开杀戒,虽然针对的是韩国那些权贵,但是韩国百姓看在眼里照样害怕,加上韩国百姓本身就对变法之事心中恐惧,你没有君主的支持,你相伴争取百姓的支持也行,但是韩非他们没有先去消除百姓心中对于变法的恐惧,反而是添油加醋,这只是有人针对他,吕不韦都觉得韩非运气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