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骗子

    从此李兰神经麻木,灵魂被扭曲,行尸走肉,只是混下去,得过且过求生存……祸不单行,全球金融危机,经过转制后的袜厂不景气,关闭了。李兰四处找工作,可年纪大无学历无门路,织袜工人无特技,已落魄淘汰,高不来低不凑,难找工作,只得靠领失业保险金生活……

    她渴望有一个家,有一个保护人共度难关。她四处托人介绍对象,经过三年半人们已逐渐把她淡忘,加上年纪一年比一年大,有过二个男人,还带有女儿,人们已把她当次品,残花败柳,当潘金莲,给她介绍的对象是武大郎型,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的歪瓜裂枣,她当然不能接受。

    李兰还迈进了婚介所,化了五百元钱加入了会员,可是婚介所总是介绍几个婚托来应付,谈了几个崩了。五百元钱也泡了汤。

    离婚后李兰的户口落在父母处,住在父母处那时,社居委同情她的处境,帮她申请了特困房,如今特困房批下来了,可自己还得出三万元钱(那时房价还只有每平方米一仟),可哪来这一笔钱,怎么办,李兰没了主意。想了一天她突然记起,离婚时有二万元存单,当时是说好给女儿的,二人都不能动用,二人都设了密码,要二人同意才能领到钱。李兰只得找到前夫,前夫听说是买房子当然同意,连本带息一共领到二万五。还亏伍仟,买了房子归根结底是女儿的,前夫良心发现,资助了三千元,还亏二仟,李兰只得回去与父母商量,父母那儿有李兰还去的二仟元钱,买房是喜事当然同意资助。钱顺利解决,交了钱后马上拿到了房钥匙。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李兰抱着女儿狂欢!

    李兰只得又一边找对象一边找工作。进了劳务市场,报名的人很多,一个岗位有几十人抢,李兰觉着自己不如别人而主动撤退。她一家又一家到个体商店、个体饭店中询问:“要帮工吗?”奔波了十多天,得到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不需要!”李兰望洋兴叹。

    一天回家时公共汽车上,李兰与一个认识的人谈起自己离婚后的不幸及找工作的艰辛,。旁边坐着一个与李兰年龄相仿,风度翩翩的中年男人很同情她。熟人首先下车后,中年男人与李兰搭上了话,他告知:自己也离异,如今做布生意。李兰来了兴致,搭讪:“听说做布生意很赚钱。”布贩答:“马马虎虎,差年伍万,好年景十万。”李兰既像玩笑又认真说:“带带我吧。”

    布贩大喜说:“好啊!有美女帮着攻关,一定会生意兴隆,事事顺利。我雇佣你,每月工资一仟,做熟了还可以加工资,还可以放飞。”

    一拍节合,两人双双出没在生意场上,一个月后李兰拿到了工资。为答谢,李兰邀布贩到家中做客,求之不得,布贩欣然前往。到家后李兰烧饭布贩四处转,

    李兰说:“毛坯房,太寒酸。”布贩说:“等赚到了钱我出资帮你装修。”李兰听在耳中乐在心中。吃晚饭时二人一起喝起了啤酒。酒后话多,布贩讲述:“儿子跟前妻,我每月出三百元生活费及儿子上学的一半费用,房子归了妻儿,我做生意需要本钱,三十万存款归我,也算二清。”

    同病相怜,加上一个月的和睦相处,李兰与布贩的心贴近了。酒过三巡,李兰二颊绯红,双眼含春,笑容灿烂。布贩心猿意马,得意之色渐渐露在脸上,他狡黠一笑,握着李兰的手说:“在外生活不易,我一个月的房租就得伍佰元,每天吃饭进饭店及点心店,一月最省也得伍佰,还吃出了胃病,我把房租及伙食费全交给你,咱们搭伙吧。”

    李兰面如桃花说:“没地方住啊!”

    布贩出主意:“你与女儿一起睡大房间,我一人住小房间。”

    李兰默认。布贩趁热打铁连夜就搬进了李兰家。早晨两人吃了早饭出去,白天双双出没在生意场中,中午马马虎虎吃点,晚上就回家烧点好吃的,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省钱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