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文府大考是宣国盛事,只不过这一次在整个御灵大陆都引起了格外的轰动。

    昌黎公,文府第三代府主,自文府创始以来唯一一个同时精通文府三科的人,开悟界执天下牛耳者,站在御灵大陆最顶端的盖世人物。

    写尽半江水,砚染涝池黑。博得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这便是昌黎公留给这个大陆的传奇。

    昌黎公会挑选这一次文府大考魁首作为嫡传弟子的消息,不知是从何处而起,也无法断定是否可信,但即便是谣言也有人不远万里而来,哪怕万分之一的可能都得知付出一切努力。

    云州某处的云端,两头数丈黄狮踏云而行,千山脚下过。

    黄狮上坐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年长的和尚看不出年龄凡几,身穿袈裟足着儒履手持拍板,年幼的和尚看起来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穿着也很简单只是一袭月白色僧衣,脖间挂着一串佛珠。

    “玉林大师,咱们是和尚去参加文府大考不太合适吧”小和尚有些腼腆的问道。

    “没什么不合适的,八府之间虽有门户之见但也有互有往来,互派门下并不少见。

    比如他们文府第二代府主号称神佛六法俱全,就是在咱们须弥府得的道。

    所以文府欠咱们人情,神秀小师叔您就放心大胆的考,只要您能夺魁昌黎公就是不想收也不行”

    这玉林老和尚居然称呼这年纪不大的小和尚为师叔。

    “这岂非携恩图报?”

    “知恩报恩,成就智慧,破坏无明,成就庄严菩提,昌黎公是世间高人小师叔您不必介怀”玉林开导道。

    玉林的眼中透着精明,他当然知道神秀不可能继承文府府主的地位,但若是能入昌黎公门下,文府须弥府的关系便能够更进一步,何况文府秘法也一直都被各方窥探,眼下便是最好的时机。

    山野间,一头白鹿拉着一辆古朴但却尽显尊贵的车,车由桑木之根制成整体呈现微黄色,白鹿身上还系着鸾铃。

    白鹿踏风而行,穿山越岭如履平地,同时一阵清脆的鸾铃声响彻山野。

    车内二人峨冠博带,中年头戴梁冠,穿着宽阔的衣带,尤其是袖子宽大。此时坐在车上握着一卷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任何事情没有任何人能让他动容。

    另有一年轻人穿西河儒府常服黑白二色交杂的襕衫,坐跪在一旁,态度恭谨。

    从离开西河开始中年就一言不发,只是一页页翻着旁人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书卷。

    “亭林先生,以往文府邀请咱们观大考礼只不过是形式过场而已,这次为何您亲自前来”

    只有年轻人最清楚,亭林二字在西河有多高的威望,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乘坐儒府大驾玉辂车。

    已经到了清都附近,亭林先生将这卷书已经翻烂的书合起来放到了袖子里,又抚平有些衣袖上有些褶皱的地方然后才回答。

    “云卿,你是孟家天骄,你说说看”

    “学生猜测让您前来是因为如今宣国有些不太平,几位出自儒府的太史令暴毙,我孟家有人又死在了清都。

    我听族中长辈说过八府暗流涌动或即将有一场大乱,有些人想要乘乱动摇我西河的地位,让您前来是想让所有人认清‘天下八府,儒当第一’的现实”

    “身为儒生,距阴谋诡诈近,则离浩然之气远,夫君子,当不骄不躁!”

    “先生,那我要不要参与文府大考”孟云卿问道。

    “君子为学,一学明道之理,一学救世之术。徒以诗文字画而已,所谓凋虫篆刻,亦何益哉”

    听到了亭林先生言语中的训斥,孟云卿急忙起身恭敬一拜。

    “谨受教”

    清都外一座孤峰处,所有勐兽都感觉到了一股蛮霸的气势尽皆趴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