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几个要好的小女孩看雅俗日常矜贵奢侈,衣食用度样样不输娇儿,所以也想去成国公府看一看。

    雅俗本也愿意,不过年关将至,爹爹娘亲和哥哥嫂嫂们这段时间事务繁忙,不一定有空招待自己的朋友,毕竟之前兴国公夫人、赵尚书夫妇和二叔二婶都露面招待了,若自己家里长辈没时间出面,怕被说拿大,照顾不周,所以一时间踟蹰不便开口。

    雅俗没有邀请,大家也不能主动要求,这时芍贞就想请几个好友去自己家坐坐,几个小女孩一听出口音,都欣然答应。

    芍贞之前去过兴国公府和两位尚书府,觉得几个朋友家比自己家气派许多,比自己外祖父家的侯府也好些,所以先对几个好朋友做足铺垫,把自己家说的一般般,极力降低大家期望。

    京城到十月下旬很冷了,为防大雪一来,路上车轿不便,所以学馆一得空,几个小姑娘立即动身。

    这次来芍贞家的,连同芍贞本人在内,不算侍女总共六位,皙妍也来了。

    皙妍在家被母亲管得紧,平常的朋友家都不许去,先前想和芍贞一起到舟儿雅慕家里玩玩坐坐,可宁远伯府与赵李两尚书府在朝交情不深,沈夫人就不同意女儿去,一点商量的余地没有,这次是到好友芍贞家,沈夫人便答应让皙妍出来。

    芍贞的父母治家有方,外加姜大人父祖三代官身,又有旁支兄弟屡出富商巨贾,积累了丰厚的产业,家中颇为富贵。四个头一次来的小千金到姜府一看,地段比普通四品官员家居住的地段好许多,整体结构相当规整,匹配东西两个花园,景色竟十分惊人骇目,且无论从室内布置还是占地亩数看,都比姜大人同级别官员家中气派甚多,虽在这几个女孩眼里不算豪奢,但芍贞之前也说的太谦虚了。

    因芍贞说父母早上出门未归,一众人便径直去往芍贞住处。

    姜府院邸阔大,芍贞的胞姐已经出嫁,成家的俩哥哥也各院而居,唯一未嫁的芍贞住的屋子建在姜府的花园旁边。

    小千金们顺着石板路来到院前,从正面往里看,面积着实阔大,正房硬山五间坐北朝南,东西两排各并列两座三间厢房,这些大大增加了院子的深度。

    院中有两大片石头砌的长方形花池,栽着各种树木花卉,如今时近冬月,百花枯零,花池里只有八九株山茶和两棵梅花在雪中绽放,另外有几株落光叶子的桃树裹着草皮,修理的格外整齐。

    东边两座三间厢房中间靠前的位置有棵高大的香椿树,树旁扎了张木棚秋千椅,对应西边靠后的位置是斑竹扎的一个小圈,里面养了一对梅花鹿,如此枯落不衰,显得小院尤其生活一派。

    大家看看四周,都夸这院子大,虽然现在略显萧瑟,但若等繁花盛开时,必是个仙境好所在。

    行至正房前,看上面题鹿鸣阁三字,源于《诗经》中的《小雅·鹿鸣》篇。看看院里的小鹿,大家又笑着说这房名题的好。

    芍贞道:“我这院子到春夏就好看了,可惜现在天冷,花开的少。”

    娇儿:“咱们相交来日方长,待到明年春夏时再来你这里一聚如何?”

    众小姑娘都笑着表示这个建议好。芍贞很高兴,忙领好友们进屋。

    掀开门帘扑面一股浓郁的暖香,众人走进一瞧,先是北墙上一幅《山居图》,左右一副对联,颜体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案中间一个紫檀架悬剔红百宝嵌瓜瓞绵绵描金大吉葫芦挂屏,左边一个乌木座玉雕松阁山子,右边一只紫铜狻猊形香炉。案前大漆方桌一张,玫瑰椅一对,两侧靠壁各一只半人高的孔雀绿花瓶。

    往两边看看,布置的果然蛮精致,红木雕花落地罩隔开五间,卧西书东两梢间的落地罩都挂着大红缎帘。

    从西开始一一看来,梢间迎面一张填漆架子床,悬着大红撒花销金帐子,床前立一对紫檀嵌玻璃大吉葫芦式挂灯,床头柜上搁一个铜鎏金三足狮钮盖炉,北边描金小秀柜一双并许多箱笼,窗边大漆衣架一个。

    西次间南窗下设着梳妆镜台、盆架、绣墩、落地灯几物,靠北墙是一对髹漆顶箱柜,柜前一张花梨木镂花罗汉榻,上布丝绸软垫,三弯腿矮桌,两片绣花靠枕,下置长脚榻一块,两侧高几上各摆一个栽着水仙的玉石条盆。榻前是一个铜胎珐琅宝相花纹大熏炉,内燃银骨炭。

    往东先是次间,落地罩上一副青玉珠帘,南窗边是炕,上下遍布大红织金缎面靠枕、圆枕、引枕、坐垫,填漆炕桌,镂花脚榻,两边叠加两对形状别致的黑漆描金花卉纹炕橱和多宝炕柜,柜中填入数件瓶玩贵重之物,窗边一架三折百子千孙图玻璃炕屏。中地一张大圆桌并一圈绣墩,皆覆大红绸盖,桌上一尊碧玉镂雕塔式香炉。北墙上雕一樘圆窗,两边各挂一把紫檀琵琶,窗下一个孩童高的书架,架上除书籍外间错摆入五六件名贵玩器,旁边一把搭着豹子皮椅搭的红木摇椅。

    梢间东墙上一幅《秋树桂菊百禽图》,下设三屉闷户橱,摆一口乌木架悬玉蝙蝠青铜花卉纹吊钟,这边一个钧红釉天球瓶,那边一块青玉石璧摆件。面西一张红漆镂空雕花大书案,磊着各样文房用具。北墙靠边开一扇小后门,隐于角落覆盖毡帘。

    五间梁顶共悬十六盏红木雕花戳纱四方灯系住落地罩,地上铺着花毯,布局十分亮堂。

    小姑娘们参观后便往东次间就坐,雅慕、娇儿、舟儿和芍贞俩俩坐在炕上,雅俗不怎么怕冷,坐在绣墩上,皙妍不愿坐绣墩,就把摇椅占上。扶摇带人把西间的大熏炉抬进东次间,添了二斤新炭,周围顿时暖和许多。

    玉嶂纤凝进来给炕桌和圆桌上各放一个剔红九子大攒盒,又给几位姑娘上了茶,便带多余人退出,只留贴身丫鬟屋里伺候。

    雅俗坐桌边吃喝最方便,离熏笼也近。四个坐炕上的也好,离炕桌远的,就把盖碗搁炕橱边上,吃东西手伸长点就行。雅慕和娇儿见炕上各样枕头做的精致,干脆脱掉鞋子,直接窝在炕上,惹得舟儿芍贞也这么干起来,四人姿势歪歪瘫瘫,歇的真爽。唯一不爽的就是皙妍,摇椅晃悠,喝茶端不稳盖碗,茶容易洒,如今天冷,盖碗里沏的都是滚水,皙妍烫了两次嘴,后来干脆不喝了。

    攒盒里的糕点果子都是大厨房精心准备的,样样精挑细选,尤其瓜子颗颗圆胖,似乎比寻常瓜子大一倍,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抓把嗑嗑,所以几个小姑娘没吃几口,全都嗑起瓜子来。

    这几个女孩都是大家闺秀,嗑瓜子这样的行止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人前一般不碰,现在没大人,因此都要碰一碰,一个个小嘴嗑得溜的很,手里捏一个瓜子在门牙上轻轻一嗑,舌头微微一动,瓜子仁就卷进嘴里,瓜子壳还留在手上,相互间比赛谁的嗑瓜子声更清脆,简直格外逍遥,嘴巴边吃边说两不误,时不时喝口茶,自在!

    自在没多久,芍贞的母亲殷夫人就来了,几个丫鬟一伸头,除了雅俗镇定点,炕上顿时伸下来八条小腿在脚榻上找鞋子,那个侧对明间翘着高高的二郎腿,仰躺正舒服的皙妍,立刻鲤鱼打挺般的站起来。几位小姑娘慌忙穿好鞋子,然后带领各自丫鬟,一齐笑着给殷夫人敛祍问候,芍贞也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