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新一轮百官考绩开始,长者致仕还乡,能力卓着者升职补缺,浩瀚原居户部尚书之职,多年内政外治与君王助益极大,全国经济繁荣富强厥功甚伟,此次考绩,皇帝为浩瀚加正一品太师之荣誉尊衔,抬居文臣尊首,不再掌握实职。

    浩然此次成功接任正二品吏部尚书之位,位列六部之首,手握百官升免之权,于国于政独当一面。

    顺天府尹此次考课政绩卓着,获准升调高任,原正三品顺天府尹之职由从三品太仆寺卿李浩荡接任,浩荡亦升级为李府尹。

    如今浩瀚兄弟三人个个根基稳固,后继儿郎也陆续崭露头角,以文传家,匡正天下,以德传家,百代兴盛。

    国公和侯爵都是超品尊衔,位在正一品之上,但国政实权终究掌握在执政官员手中,比如浩瀚无论坐什么官,都没有成国公的头衔大,所以被尊称为李太师的浩瀚比起原来国公爷的名头还降了些,但周围人为了讨好,还有国公之间为了区别彼此,亦为了亲近,就改以官职称呼,底下官员亦择善而从,毕竟国公爷的名号是祖上能耐,太师的名号是本人的能耐。虽说太师尊衔不是掌权实职,却是浩瀚在顶峰时的功成身退,在位列名臣后的潇洒释权,大隐于朝。

    浩瀚身材魁梧,魅力四射,如今年至半百之人,看起来春秋强健,不显岁月衰老,更有时光琢磨,官场锻造,野性气场极大,不怒自威,令人观之生畏。平时只在妻女面前一副温柔面孔,在儿子面前就横眉怒目。长春长青看父亲还好些,原本战场厮杀过的血性男儿倒也撑得住,三友每次一见到爹,总是毕恭毕敬的大气不敢出,毕竟三友在翰林院看的都是儒弱文官,和父亲这个文武参半官员差距太大。

    浩然这几年官场顺遂,不似曾经操劳,三个出嫁的女儿在夫家都把小日子过的蜜里调油,儿子女婿也能干,这般得岁月眷顾,明显越过越温和,浑身透着一股儒雅温润之感,论气质,直直击退那些没被时光打磨过的轻狂小少年,早年爱折腾的脾气也未再见,儿女们也越发喜欢和父亲亲近。浩然如今不论走到哪,和李尚书打招呼的人都多。

    浩然对雅俗早已不只是亲叔叔的情感,雅俗自小因父亲兄长政务繁忙,母亲嫂嫂又要打理庞大的家业,平常多受教于荀先生和二叔,雅俗文承二叔,武从二婶,音律是娘亲和二叔一块指点的,至于马球骑射这些贵族运动,也多是哥哥和二叔一起教授,此外大哥教过武术,三哥教骑马最多。二叔对雅俗而言,不止是叔叔,是老师,已经和父亲一般了。去年国家春闱开考后,世事动荡,雅俗离开家塾,这以后只在她自己的小院闭门读书,总自学为主。至于外出去很多好玩的地方,二爷都把雅俗雅慕一起带上。

    浩然喜欢雅俗丝毫不比女儿差,雅俗的骑射击鞠都是浩然手把手教的,浩然从未对他哪个女儿如此用心,也想教雅慕,但雅慕缺乏骑术功底,学问也差了雅俗不少,在天赋和身体上都逊于雅俗。浩然对雅慕的喜爱出自血脉亲情的天性,对雅俗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觉得这个侄女最像他,所以更愿意毫无保留的教导她。

    荣升之后的李尚书,现在走到哪都有套近乎的人,浩然记性好,知道谁是谁,但是饮酒赴宴是不怎么去了,如今贾夫人对夫君的养生看的越发厉害。像马球骑射这样的贵族活动,浩然倒是常常去,毕竟曾经京城里那个名叫李浩然的鲜衣怒马美少年,马球骑射样样都是一等一的好。

    如今只要遇上空闲时,若有贵族文武聚会活动,浩然就会带着小侄女或小女儿一起出门,有时候两个一起,雅俗对骑射样样都会参与一些,雅慕多是观看。

    雅慕这几年日日跟雅俗一起玩,天天爱说爱笑,身体十分康健,相比寻常健康的孩子更加秀气明媚,现在每日在闺学里跟着女先生学习诗书律法,管家理账,又跟乐师学了几年瑟,又独自习得一手好丹青。养好一个女孩子造福三代人,大户人家主母不以女红为主务,精通律法,学会理财,学会待人处事才是精神强盾,再通晓些音律显得更高雅,女红厨艺便都由着兴趣学。

    一场大规模的春季骑射比赛即将举行,不管李尚书去不去,每次帖子都会送到。这次比赛是开春入京述职的几家权爵武将在一起筹办,只作联谊娱乐,可看性较强。浩然休沐得空,便带侄女女儿一起去看骑射比赛。

    这些赛事的举办者每次都会为李尚书留个极好的位子,浩然这次带着俩丫头一起,纯粹为了消磨时间。

    三人坐在春风通畅的观台上,桌上布置几碟刚出锅的点心,一色甜白釉刻花盖碗,沏好开春进贡的第一批峨眉雪芽。此茶为蜀中贡品,茶中奇珍,雅俗和二叔一样很喜欢芽茶,雅慕嗅一嗅茶香,也喜欢上了。

    如今雅俗雅慕的身体都长高许多,也到了爱打扮的年纪,日常的金玉首饰,家里都是按季成套给订做。雅俗的贵重项饰不少,不过日常不喜戴项圈多宝链,时常戴一串硕大光辉的珍珠项链。浩瀚见女儿很喜欢当初二弟送的那串珍珠项链,自那以后,每年雅俗过生日,浩瀚都会送一条新的珍珠项链给女儿,无论从珍珠的个头还是质地,都比弟弟送的那条明显好许多。雅俗为了不辜负爹爹心意,时常轮换着戴。

    今日出门不算隆重场合,雅俗也穿的简便,头发才洗过两日,只把刘海鬟堆梳理清爽,并未带头饰。一身剪裁精致的酡颜软绸琵琶宽袖深衣,斜襟领口和袖口都镶三指宽的织金云纹缎边,脖子上戴了串高光的珍珠项链,腰束绣花锦带,系羊脂白玉九龙璧,极显端庄高贵之气。

    浩然一身似蓝如绿的宝石青五福捧寿团花深衣,腰束镶玉革带,头戴掐丝镶玉束发金冠,通身透着风雅的文人书卷气。

    雅慕一袭雨过天青地花枝夏雀缂丝衣裙,梳了堕马髻,插一支珍珠触须的金镶红宝石点翠卷草蜻蜓簪,通身美的如诗如画。

    李尚书带这么漂亮的两个女孩来观赛,一来就吸引了一圈目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双玉女,皆可谓豆蔻流葩,青春香浓。作为曾经的京城第一美男子,如今虽让贤给侄子三友,但放眼全京城几代人在一起,李尚书依旧俊美的名列前茅,如此三人坐在一起,真是阳春最美的景色。

    骑射赛事多分男女比试,今日只有男子场,无论男女都可前来观赛,宾客观赛的位置会考虑到入座者的地位有所讲究,贵宾坐在观台上的遮阳棚子里,其余的观客便随意围散在赛场周圈,或坐或站。比赛是出风头的事,观众少了可没意思。

    骑射比赛,先比射术,参赛射手共近五十人,分五场比赛,每场每人射三箭,挨个轮发,每轮比赛淘汰一半,到最后一轮三甲定头筹。如此越往后速度越快。每轮换场时,先淘汰落后的一半,余下的精英稍作整箭休息,差役们清场重整。

    出场的几十名射手袍衫样式相近,颜色或紫或玄,同款金色臂鞲和蹀躞带,远远看着几难分辨,不过其中有一位极具辨识度,首轮下来基本就让在场观众刻下印象,那人未及弱冠,乌发飘逸,少年将军。

    看射箭痛快,干等就有些无聊,雅慕看姐姐总戴着那块碗口大的玉璧,便拿起来掂掂,细赏璧面的龙形图纹,双面各凸雕三条龙,侧边也有三条龙,每条形状皆不相同,看玉色,各个角度莹亮无瑕,光辉剔透,分明是昆仑山那里产的羊脂玉,顿时满心羡慕,家里好像还没看过有这么好看的美玉,又问锦带上为何有个蝶形玉牌。

    雅俗也不知道,就扯道:“龙代表沧海,上面有个蝴蝶,意思是蝴蝶飞不过沧海。”

    浩然十分惊喜,笑道:“原来竟有这层寓意。”便也接过玉璧细细赏看一遍,连叹是好玉。

    场上终于到最后一轮,射手百步之外,开一石强弓,需近百斤臂力,想那《三国》书上说,黄忠将军不服老,开三石大弓来证明自己勇武不减,至于张飞吕布那些开八百斤强弓的臂力,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有也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这里不值一提。眼下射手三甲都不过二十左右的小伙子,最小的那个才十七,就是首轮出场便被大家注意的那个。

    骑射雅俗懂不少,打小就学,主要练习眼力和臂力,刚学的时开个几斤小弓就不得了了,小孩子一旦伤了力,日后极有可能不易长个子,所以雅俗习武学剑都以轻快为主,每天只学两炷香时间,一点不让多劳累。李家男儿习武皆如此,都学的早,先把底子打牢实,但早期不宜过重,等身子长开了,然后加力道,浩瀚和浩荡,包括长春、长青、长久、长平几个都是中青两代习武成功的典范,既高大又厉害。浩然比起兄弟要逊色些,主要生活过于养尊处优,最擅长的剑术也是耐看胜于耐斗。

    决赛终于开始,射手三甲中前两人都是三箭中靶心,最小的那个少年将军最后起弓,不但三箭正中靶心,而且射术最出彩,第一箭最稳,第二箭最快,第三箭力道最大,直接把鹄射穿,博得满场喝彩,连两个对手都忍不住叫好称赞。此人前几轮表现的技艺就很出色,场下不少观者一开始便在心里押宝他会夺魁,果然不负众望,稳稳拔的头筹。

    姐妹二人正卖力喝彩,雅俗突然想起一事,都说二叔骑射马球厉害,就好奇的问:“二叔,你最多可以开几石弓?”雅慕一听也看着自己爹。

    浩然转头看侄女,笑说:“你爹能开两石弓,你三叔力气最大,开的动三石弓。”说完笑着看向远处。

    雅俗等着呢,可二叔后面怎么没话了?所以接着问:“那二叔,你呢?”说完盯着二叔,雅慕同样好奇等待。

    浩然笑笑,看侄女女儿半会儿才道:“一石弓。”

    雅俗有些失望,雅慕也有些失望,自己爹爹怎么能最弱呢,于是雅慕接着问:“爹爹,你开过两石弓吗?”

    浩然直接笑出来,这俩孩子就喜欢刨根问底,还总拣自己不爱说的问,只好老实交代:“开过,没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