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新春来临,终又到了三年一度的春闱会试,长生考试前总说书没学好,说一回就被父亲训一回。浩然知道长生天资不如长久,所以在长生幼时便注重培养儿子好的读书方法和练武习惯,至于达到何种结果,只要尽力,不作强求。

    原本做好长生会落第的打算的浩然夫妇,待发榜时突然迎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春闱发榜,长生挂榜末尾,中了会试最后一名,最后一名也是榜上有名,殿试只有排名,没有淘汰,此番家中两个大儿子都已考上,二老爷的脸彻底挣回来了。

    听到这个结果,浩然还好点,自己原是考过的,对此无甚意外,长生资质虽不如长久,但学习习惯极好,加上这次也多沾运气,小小年纪便高中贡士,确实光耀家门。贾夫人大喜过望,惊觉佛祖显灵,立马跑去寺里撒钱捐米,忙的不亦乐乎,寺里的和尚个个热情万丈的接待贾夫人。

    浩然原想着,若长生落榜,就叫婉言别再去庙里了,此番长生高中,浩然不好说什么,贾夫人就直接信上了,生怕不够虔诚,得罪佛祖。浩然又觉得,反正花不了两个钱,这比一些信心深的,庙里日夜供海灯,家里养一大帮和尚尼姑,可就不知好多少倍,婉言愿意就让她去吧,有信仰是好事。

    贾夫人后来还想把夫君一起拉上,这个浩然就没有答应了。

    殿试长生前进两名,考了倒数第三,好歹也进步了,此时有了进士功名。长生时年二十,真说起来,他大哥长久还是二十一岁中的探花,这么一想,突然就觉得长生是真给父母长脸。

    发榜当日,浩然和夫人一早得到消息,长生特意跑上街,在金榜上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后,终于踏实了,兴冲冲跑回家告诉贾夫人,当时浩然也在屋里。贾夫人听长生说完,激动的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生儿,你是好样的,这回真给你爹娘挣了脸,母亲这就备一个大红绸花和一匹骏马,你和你爹你大哥高中时一样,也走马游城夸耀一番,让人都看看我们府里的儿郎多有出息。”

    贾夫人也不是乱说,三甲夸功名是朝廷规矩,但很多大户人家孩子中进士后,每回也有不少自备行头走马游城夸耀的。

    浩然听完差点没倒在座椅上,自己兄弟三人中就自己中探花时走马夸耀了,大哥三弟都是进士,没夸什么,儿子这一代就长青中榜眼和长久中探花两个走马夸耀了,三友二甲第一没够上,长平二甲第五也不用说,叔伯家出那两个进士更不肯声张,偏偏自家这个会试倒数第一,殿试倒数第三,还要游城夸耀一番,前三名夸耀还好说,倒数前三名也夸耀,夸什么?运气好?

    浩然好不容易缓过来,却瞧见长生一脸欣喜的盯着母亲,摆明了跃跃欲试,连忙喝止,又狠狠训了儿子几句。长生一个枣子没吃出味道,就被爹一巴掌给打吐出来,训的灰头土脸的。

    功名一成,贾夫人立马张罗着给长生说亲。如今的浩然府远胜前些年,不止家主主母出身尊贵,家大业大,如今浩然官至从二品,手握实权,长久也在朝为官,雅颂雅嫄都嫁给了侯府的世子世孙,家门荣耀日升。

    长生虽只是浩然庶子,但有进士功名傍身,模样长的又俊,虽差长久两分,但也仪表非凡,英俊潇洒。亲事还没提,就有好多媒人主动找上门来。

    贾夫人想找个勋爵人家姑娘,因为老三家的长平长安娶的都是侯府嫡出千金。浩然却不答应,嫁女门第选高点,为了让孩子以后多享清福,但是儿子娶媳就不要找有爵家的,长生是庶子,本来性子就弱一点,再娶个门第高的,以后就会被老婆管的厉害,官场上混的性子太弱可不行。

    贾夫人觉得夫君说的在理,长久媳妇海英出身官宦世家,祖上门风严谨,数代不衰,当前家中三代在朝为官,对久儿仕途的助力毫不逊其父,便是勋爵人家也不敢轻视。

    最后贾夫人为长生也寻了一户官宦人家女儿,陈氏丽珂父兄两代官,家族祖上进士举人辈出,为官者俯拾皆是,书香门第,世代簪缨。丽珂家族虽不如海英家族在官场那般强盛显赫,但也根基稳固,实力雄厚,俩妯娌皆有千秋。

    长久的婚事是浩然亲自寻的,长生的婚事前后全凭贾夫人一手操办,贾夫人惊喜现在家里在官场又多了一门显贵亲家,浩然两子都已为官,而且还年岁不大,如今家世日盛,贾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每日都忙活的乐颠颠。

    长生婚事热闹的不逊长久,陈氏进门后对贾夫人十分恭敬孝顺,但对薛姨娘就稍微淡些。

    这头才忙完长生的婚事,贾夫人立即就忙着为雅娴寻婆家。因雅娴今年一月已成及笄大礼,贾夫人之前操心长生的功名和婚事,就一直没来得及留意,这下长生的终身大事忙完了,贾夫人就赶紧为雅娴的婚事忙活起来。

    贾夫人之前与浩然和好后,顿时贤德名声大噪,众人忽的觉得误会了贾夫人多年,她实是个大善良人,看她为庶子庶女的事前后忙活的,这若不是百年难得的好嫡母,哪里能做到这样。

    不过名声归名声,亲事归亲事,贾夫人为长生说亲顺当,本还以为雅娴的婚事更好说,所以一开始信心十足。

    真要谈婚论嫁,庶子和庶女又不那么一样了,儿子多是父亲教导,又不用嫁到人家去,宗法上不涉及爵位承袭的嫡子和庶子地位本就差不多,对外都代表家门,何况一个有功名的男人,光宗耀祖,给家门长脸,根本不会有人再说什么嫡庶,男人有本事有人品就好。

    大户人家娶媳妇是要撑门面续香火的,门第高一些的人家,一听是个庶出的就不想考虑,根本无心过问女孩的诗书行止如何。

    贾夫人当然不愿意让才貌双全的雅娴低嫁,何况雅娴这些年教养的极好,府里为雅娴特意请了先生,诗书规矩和行止做派培养的比一般人家嫡女都要好,贾夫人这些年一出门就把雅娴带在身边,吃穿用度与嫡出的一般无二,见识也广,怎能因一个庶字压在头上就屈就,婚姻可是事关一辈子的幸福。

    真要主动与贾夫人透口风的也不少,家里也高低都有官职产业,但有爵高官家的,不是顽劣的小嫡子,就是不像有啥出息的庶子,横竖都不是什么有功名有本事的,有些还是根基浅薄或者大势将去,想要借浩然的力东山再起,贾夫人探明后心里暗怒:“你家舍得出儿子换一门显贵亲家,我家还不能出力再倒贴女儿,闺女又不是丑到嫁不出去了。”

    贾夫人不敢留意太久耽误了雅娴年岁,所以心里急,忍不住对中意的人家主动探起口风来,让贾夫人没料到的是,和人没说两句,人家就先问起雅慕的生辰年月,还说了一团谄媚巴结。贾夫人又生闷气了,雅慕才多大呀?自己宝贝女儿还能给人家作童养媳不成,这也过分了。

    浩然看到妻子好几次回来都不怎么高兴的样子,还骂那些王八蛋有眼不识金镶玉。浩然都给听笑了,就安慰妻子道:“好在那些王八蛋是婉拒了,咱们才没把丫头往火坑里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