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启四年,夏;时至,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

    我本,饱读诗书,手持一剑走天涯;

    奈何,世袭锦衣,手持秀春镇山河。

    “李大人,李大人,醒醒,别睡了,山下送饭来了。”道观内的道童奶声奶气的叫道。

    “我知道了,这就过来,都影响我美梦了,下次别叫了,饭凉了也没事。”李大人在床上翻个身说到。

    这位李大人,名为李宏,祖籍顺天府人士,其祖上跟随跟随朱棣皇帝迁都,定居北平,祖上是锦衣卫副千户从五品,别人世袭是官越来越大,这李宏一家是越来越小。

    到了他这辈,世袭试百户从六品,又被上司调到距离皇城五十里不到的小村庄,捉拿那子虚乌有的“山贼”。倒也图个清静。

    “我这辈子是和飞鱼服无缘了,这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哪里来的山贼,这摆明不就是当我李某人好欺负!”

    李宏再次翻身盖上被子,心里想到。

    “不行,我李某人,岂是你等能欺负的,等我捉到山贼立了军功,回到皇城,在干几件答案,平步青云,穿上飞鱼服,拿着绣春刀,就是同僚千户也不怕,然后在置办一套院子,要足够大,两进”

    “李大人,李大人,外面有人找”道童声音再次响起。

    “我这就来了别催,别影响我打坐练功。”李宏床上坐起喊道。

    “知道了,我这就去回复客人。”道童一边说一边离开。

    “刚想到哪了,对,买大房子,两进两出的,不对,我这还没起床,几更了?别瞎想了,赶紧先起来吧。”李宏换衣服起床,前往道观前殿。

    “李兄别来无恙啊!”来人身着飞鱼服,左边悬挂绣春刀,右边悬挂锦衣令。

    “王大人你来了,快请坐。”李宏回道。

    这王大人与李宏年龄相差无几,两家祖上为世交,只不过这王家一直都继承着千户,李家家道中落成为试百户从六品,又到了这里有名无实,手下仅有几个护村的庄稼汉,又没有商户银两可收,混的还没有那皇城里的小旗好。

    当然,这也是他不想走远,要是被调到江南小镇上也能过上个富家生活。所以在王千户活动下来到了这里,抓“山贼”。

    “李兄就不要说笑了,今天不办公事,随意就好,莫要折煞我了,何不如,我们出去游览一下,皇城里可没有这等风景。”

    “那王兄,我们就边走边聊,诺不是,怕别人说了闲话,我早就去王兄哪里坐坐了,等我调回皇城便去与你一醉方休。”

    二人边说边走,走出道观,前往后山。

    “王兄我这里,有个机会可让你回到皇城,平步青云不敢说,但是日子富足还是没问题的,不知李兄有没有想法?”

    “如果不难置办那是甚好,王兄你也知道,我囊中羞涩。”

    “李兄,这你就放心吧,王恭厂你知道吧,就是皇城西南角的那个位置。”

    “这我知道,里面的值守已经换了几位了,难不成,这次又换了?”李宏停下脚步问道。

    “是的,上一位抽旱烟时,不小心引爆了王恭厂的作坊,归西了,现在,没人敢去,我们锦衣卫,有几个不抽烟的,这不你刚好合适,从五品试百户,当这个值守之位刚好。”

    “这地有点邪乎,王兄容我考虑以下,不日给你答复。”李宏难为情的答复。

    虽然这位置无人愿意去,但是不在王千户手里,是另一位千户在管理,锦衣卫对外一致,但内部明争暗斗也一直没停,想必也难为王兄了。

    二人叙旧一段时间,天色不早,便分离而去。

    李宏还在边走边思考着,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哎呦”没注意被道观门坎磕绊倒,跪在地上。

    “居士,前来上香,不必进门跪拜老道,要到前殿,跪拜三清祖师,请问居士,有何心愿与否?老道可为你算上一卦,随后居士上香即可,请问居士,是否自带香火?如果没带,老道这有,香不要钱,算一卦免费送,多算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