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原子在释放重光子的瞬间获得了动能,这就是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最为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原子吸收的是没有质量的光子,释放的却是有质量的重光子,且还能回收重光子衰变后的X射线,这样就形成了部分能量的循环。

    这样一来,装有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飞船能够轻松的接近光速。

    描述完重光子航太发动机,还提了一下太阳帆……

    论文的描述性文字加上公式等等,整整写了一百页,

    其中两个半天耗在了氢原子振动模型和ZGZ-原子振动模型上,他再次体会了高强度用脑的感受,猛喝水、猛吃大白兔奶糖,汗水湿透了全身。

    当然,他把握住了分寸,按时睡觉,到点吃饭,没让自己过度劳累。

    算了算时间,两天写完了论文,一天用在了论文翻译上。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都是他自己,单位挂的是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

    毕竟他使用了研究中心的数据。

    再就是这篇论文的发表要经过包正义包教授的同意,因为他签了保密协议,要是私自发表这篇论文,那就是泄密。

    自我介绍中,他填的是南门县第一中学高三一班苏哲。

    这三天,前两天写论文的时候虽说累点,要高强度用脑,但写的通畅,用用脑子就完事了。

    可那一天的翻译,他犯难了。

    论文中,不仅造了新词,还定义了许多新的概念。

    英文中没有相对应的单词,为了简洁,他只好造新单词,不想费脑子的他直接用拼音代替了。

    为了让国外的期刊编辑和同行能看懂,在论文的最后,对照每个新单词都做了详细的解释。

    整个论文的翻译加新单词的解释,英文版的论文篇幅达到了两百页,比中文版的多了足足一倍。

    一天下来,他觉得他的十只手指头酸痛不已。wwω.xしéWêи.cóm

    好在还是完成了。

    稍微检查了一下,他将中文版的论文和英文版的论文各打印了一份。

    一份是一百页的A4纸,一份是两百页的A4纸。

    这妥妥的是大论文了。

    两份论文分别用文件夹装好,并在文件夹上写上“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中英文版。

    装好后直接放进了抽屉中。

    做完这些,他在想,这论文是发在《自然》上好,还是发在《科学》上好。

    为了让大家早点看到论文,他还打算发预印本,国外的arXiv不考虑,他打算发在国内的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上。

    其实他还有点小私心,相对英文版的论文,中文版的论文更容易看懂。

    再加上ZGZ-原子振动模型就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早一步进入研究,就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想到这些,他不自觉的笑了。

    摸了摸有些饿的肚子,看了看时间,十一点。

    “也不知道第七次测试如何?结果应该快要出来了。”苏哲嘀咕着。

    就在他想着第七次测试结果的时候,远远的听到范晓明那兴奋的喊声:“成了!成了!第七次测试成功了,我能参加硕士毕业典礼了,我能提前回陵州理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