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过话又说回来,光有这份方案是不够的,还得有具体的生产方案。

    是以江辰又问道:“具体的生产方案,如何保证尽快开始生产,有没有?”

    “有的。”葛军又拿出一份方案,说道:“我的想法是,能配套尽量配套。

    比如隔膜泵,如果南湖机械厂这边供应不上,咱们就就近寻找新的厂家配套。

    比如壳体,如果当地没有自己生产的条件,这边也供应不上,可以从当地找。

    这样一来节约成本,二来可以加快速度,三来带动就业,地方上也喜欢。”

    还是省很多事的。

    尽管这些江辰都能想到,但至少不用他费完脑子又费唇舌,有一个能想到这些的人,事情会好办很多。

    好处也是多方面的,省钱,快,地方上喜欢,还容易复制粘贴。

    听完江辰点头道:“行,就这么办,分散生产,集中管理,这件事葛总你来负责,尽快把完整的配套方案发到咱们要去的地方,让地方上先准备动员。

    另外,姚总你配合一下,拿出完整的操作规程,动员有经验有干劲有能力的员工,组成团队随时准备出发。”

    就这么定下了。

    核心是分散生产,集中管理,而分散生产的核心,又在于就地配套。

    这样省时,什么都不用做,直接组装就完事。

    也能有效的把闲置的资源动用起来,带动就业,毕竟这一时期地方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工业配套能力的,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真要用好了,不失为一大助力。

    当然,仅仅这样也不行,生产是搞定了,管理也不能拉。

    是以短暂的会议后,紧跟着又开了一场全公司高层会议,以葛军等各部门重点培养的骨干为主,加入一批职场新人,成立了配套小组。

    小组徐玥担任组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协助完成配套,让外面的分厂尽快运作起来。

    具体的采购,财务,销售,等工作,依然由各部门分管,公司派专门的工作组,同时公司内部成立监察部,不定期对包括财务采购质量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巡视检查。

    这样市里又高兴了。

    因为不论是倒班提升产能,还是新的部门及各部门人手扩充,都需要人。

    尤其要大量往外抽调人手的情况下,四班三倒,需要增加的一线员工达三千以上。

    江辰也没等。

    会议结束,安排张海去财务领钱采购一批手机,紧跟着他又把酸菜,喷雾器,两家公司质检部都召集起来。

    杨梅也在。

    任务就一项,起草标准。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商场上也大抵如此。

    不过他做标准,不是为了赚钱,掌握话语权,而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利益。

    就好比老坛酸菜,如果制定自己的标准,并使之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那么就可以有效督促生产,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届时不按标准来,可以,但后果自己承担,勿谓言之不预,别被查了被举报了又来哭。

    喷雾器也一样。

    他不是要吃独食,他也不介意有更多的同行参与进来,但有一点,得有底线,守规矩。

    别的都可以不谈,有一点,质量必须保证没问题,不然就等着被查被举报。

    就这事,看起来不起眼,也不赚钱,实际上在他心里地位很高。

    比外出办厂抢地盘都高。

    所以说得就不免多了些,要求也比较严格。

    等这个会议结束,一上午也差不多了,回到办公室,徐玥倒了茶过来,问道:“那那些仿制咱们生产的呢,暂时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