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陈平到了奶厂的时候,林玉茹已经重新雇了一辆卡车,正在装货。

    她站在雨中,指挥着搬奶的工人,神色焦急。

    陈平拿了把伞过去,遮在林玉茹头顶:“嫂子,你怎么也不打把伞,万一淋雨淋出病来怎么办?”

    林玉茹白了他一眼:“我哪儿有工夫去找伞,急都急死了。”

    陈平叹了口气:“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嫂子,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让你上袋装奶的生产线吗?”

    “那生产线你搞的怎么样了?”

    林玉茹指着一个新建的厂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新生产线正在厂房里调试呢。”

    “我……我以为厂里现在的奶销路这么好,不用太着急,谁知道会出这样的事。”

    陈平很无奈。

    他早就跟林玉茹说过,要尽快把袋装奶生产线弄好。

    因为灌装奶的劣势太明显了,严重阻碍了各方面的发展。

    不说别的,只是保质期和运输成本,就是个难以绕过去的坎。

    如果是袋装奶,林氏奶厂可以一次性运几大卡车到宁东去,供不应求的状况立刻就能缓解。

    就算一天卖不完,一个月还卖不完吗?

    灌装奶就不行了,保质期只有两天,根本不敢一次运那么多。

    而且袋装奶运到宁东之后,还省掉了把喝空的奶瓶子再运回来的环节,这得省多少运费。

    要是早点把生产线搞定,这次就算半路出了事故,也不会导致奶瓶子碎裂,损失这么惨重。

    事已至此,陈平也不忍心怪罪林玉茹。

    他温言安慰道:“嫂子,路上的事故也不会天天发生,你不用把这个意外放在心上。”

    “袋装奶生产线的事,你尽快督促搞好吧。”

    林玉茹点点头:“我给调试生产线的师傅加点钱,亲自督促一下,最多三天,就能搞好。”

    大卡车已经装满了货,陈平开着他的越野车,跟着这辆大卡车回到了宁东。

    因为忙菜馆的事,陈平有将近一个月没回宁东了。

    跟着大车赶到柳艺馨的四季鲜果超市时,街道的场面把陈平吓了一跳。

    这条街本来就不宽,此刻被密密麻麻的人流挤的水泄不通。

    陈平不得不在路口就下了车。

    柳艺馨小跑过来,爬上了卡车,拿着个手持电喇叭喊道:“不要挤,都不要挤。”

    “有预定奶票的先到前面来排队,没有预定奶票的就别添乱了,货没有那么多。”

    林氏灌装奶上市的时候,就引发了不小的抢购潮。

    但由于价格太贵,而且效果太神奇,所以有很多老百姓都持观望态度,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爆的场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售卖,喝过林氏灌装奶的顾客体验到了这种奶的好处。

    这奶不止是奶香浓郁,没有半点腥膻味儿,而且对风湿骨病的疗效非常显著。

    卖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听说谁喝出问题来。

    宁东县城才多大点地方,一传十十传百,口碑很快就建立了起来。

    就凭养殖场那点产量,和林氏灌装厂的产能,还有来回运输的麻烦,根本就无法满足需求。

    供不应求,就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

    柳艺馨不得不采取先收预付款,发放预定奶票的策略。

    很多时候,奶刚运过来,就被拥有预定奶票的人一抢而空了。

    偶尔有剩余的,也不算多,能捡漏的顾客还是会经常出现的。

    所以就算柳艺馨这么说,还是许多没有预定奶票的人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