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又是一天中午

    唐清云看着眼前的红薯和清水煮白豆默默地叹了口气,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了!

    “方老,您……还吃的下去吗?”

    方老白了她一眼,继续啃着自己碗里的红薯:“废话,不吃这个还能吃什么?”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唐清云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再次睁开眼又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模样:“难道您不做点其他的东西改善一下伙食?”

    “额……这个……”

    方大夫默默放下了自己的红薯:“好吧,我也知道这个很难吃,但是先夫在世的时候也不会做饭,我俩每天就这么吃也习惯了。”

    “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反正也饿不死。”

    唐清云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基本原则,将口中最后一口红薯艰难地咽了下去:“还是我来做吧。”

    此时一位学识渊博又不拘小节,生活俗物一窍不通的老者形象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心中默默吐槽,您那位先夫跟着您真的受苦了……

    唐清云从自己的篓子里拿出了一些米面和鸡蛋,是家里吃不下让她给方老带过来的,简单地弄了个鸡蛋疙瘩汤,味道还算不错。

    方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没想到你一个女子还会做饭。”

    唐清云有些不赞成这个说法,忍不住回道:“谁说女子就不能做饭了,又没有律法规定洗衣做饭就是男子的工作和责任,学会做这些,我未来的夫郎就能少受些累。”

    方老的眼睛突然湿润了几分,怕被她看见自己狼狈的样子,突然转过头去,还不忘凶巴巴地说道:“看什么看!好好吃你的饭。”

    唐清云自觉失言,自己不能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来试图纠正一个女尊世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女子,看着将身子背过去的老者,轻声道歉:“抱歉方老,是我失言。”

    老者还是留给她一个萧瑟凄凉的背影,对着她摆摆手。

    中途一个被马蜂蜇了的女人被方老用芋梗涂了一下就药到病除,在唐清云惊叹和敬佩的目光之下,方老似乎忘记了中午的不愉快,忍不住得意:“唐二妮,你的礼物呢?”

    这些天里跟着方老也学了不少知识让她受益匪浅,刚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对方却瞬间让她激动的心烟消云散。

    唐清云一脸懵逼:“什么礼物?”

    “这些天你表现不错,很有悟性,经过这些天的考察,你这个徒弟我收下了,所以你的拜师礼呢?”

    唐清云额头一排黑线,试图糊弄过去:“既然是拜师礼,自然要好好准备,明日便会带来让师傅看看。”

    “那我可记下了喽。”

    见忽悠大法起效了,唐清云灵机一动:“清云必不会忘记的,但是师傅……”

    “别人拜师都有收徒礼,您的收徒礼呢?”

    方老给了她一个爆栗:“你个小滑头,真是半点亏都不肯吃,算了算了,没有拜师礼,更没有收徒礼!”

    “给我敬茶。”

    方老将茶盏推到了唐清云的面前,后者立刻心领神会,拿起了茶盏,恭敬伏跪下去:“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徒儿日后必将孝敬师长,尊崇师傅济世救人的理念,将医馆发扬光大。”

    师徒之礼极为重要,尤其是在中医领域,关系视同母女,徒弟不仅要为师傅养老送终,还要继承她的衣钵并将一身医术发扬光大。

    “将医馆发扬光大倒是不必了,我等医者不必世俗之名所牵绊,治病救人,著书立说,造福后人才是我们终身追随的目标。”

    方大夫收起了那副老顽童的模样,接过了她那杯敬师茶:“好孩子,你今日说的那番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唐清云面色赫然:“师傅就当我是在胡言乱语吧。”

    “若是我年轻时向你这般想,我那夫郎也不至于抑郁成疾,身体亏空,最后撒手人世……哎,日后你必将是位好妻主,若是嫁给你的男子可是有福了。”

    唐清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师傅说笑了,清云还没有娶夫郎的打算。”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在催婚?!

    医馆关了门,唐清梅还没有做完工,无聊之下唐清云来到了小摊上,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发带,突然眼前一亮,挑出了一条青色发带。

    “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啦!京城进来的发带,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客官,您看的这条发带十分适合您的气质,戴上一定好看,要不来一条吧。”

    唐清云摇摇头,手中的发带却没有放下去,这让摊贩十分不解,这到底是要还是不要?

    实则她心中想的是,这条发带极其适合小灯淡如水墨画的气质,这个世界的男子应该都会喜欢这样的装饰吧?

    “这条发带我要了,多少钱?”

    “不贵不贵,三文钱。”

    唐清云拿起另外一根朴实无华的木簪:“那这根木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