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两人欢欢喜喜的吃完午饭。正午的太阳很晒,苏南看看天,太热了。她在阴凉的地方都能感受到门外烫的能烤红薯。

    她来这个世界最开心的收获就是原主很白,经典的冷白皮,这可是以前求而不得的肤质,她得好好保养着才行!于是又在家休息了一会,两人才出发去离生产队不远的代销点。

    其实公社的供销社离的也不远,那边的商品更齐全。不过苏南初到李家村,她想总得各行各业都要打个照面,多认识些人混个脸熟总是没坏处。

    代销点一般在几个生产队的中间,离李家村不远,走路大概20分钟就到了。代销点规模比较小,卖的东西不多,主要卖一些日常急需的东西。

    苏南和秦一杰到的时候,一位胖胖的大姐正在柜台里坐着打盹,听见有人来了打个哈欠,看一眼苏南带着一个孩子进来,也没招呼。

    “同志,你好。我想买点纸和笔,还有本子。”

    那售货员慢慢抬起头来,看起来一副没想到的样子。确实一般来这里买这些东西的,都是附近的知青。可是这里的知青她都很面熟,苏南带着孩子看着也不像老知青。本地的村民买生活日用品居多,还从来没有人来问过要这些东西。

    她转过身从货架的底层翻出几个本子,还有一个装着笔的口袋,拿给苏南。“喏,都在这里了。”

    苏南接过来检查了一下,本子虽然被压在很多商品的最下面,但是并没有受潮。纸张看起来也挺好。笔都能写,有铅笔有圆珠笔。苏南再要了一叠纸。

    “老板,这些多少钱?”

    “这些你都要吗?”售货员挺吃惊的。

    苏南点点头。

    售货员把算盘拿过来,“三个本子,四支笔,一共一块七毛钱。加上一叠纸……要不你拿五支笔吧,这样一共两元钱。”

    苏南很干脆地把钱递给老板。

    “售货员同志,麻烦你帮我包一下。”

    “没问题。”苏南给钱爽快,这大姐答应得也爽快。

    “大妹子,你是刚来的吧?我以前没见过你啊,你是哪个大队的?”

    “大姐,我是李家村的,我上个月来的。”苏南一边回答一边细细地打量这个代销店。她就喜欢逛小店,这种店里很多手工制的商品,也许看起来不咋地,但是往往会带来惊喜。

    她发现靠近门口的地上竟然放着两三罐蜂蜜,而且看起来色泽玉白。她一把抱起来一罐闻一闻,一股纯正的蜂蜜的香甜味扑面而来。“老板,这个蜂蜜怎么卖啊?”

    “这个啊,这个是从隔壁公社收来的,你要多少?”

    苏南看看,这蜂蜜用个陶罐装着,她抱起来试试,大概有个两斤的样子。

    这个年代太缺糖了,供销社里的白糖要用糖票才能买,而且很贵,她都没舍得。没想到这里竟然有在她看来比白糖更好的东西。

    “两罐我全都要。”

    “……”

    “那你给我一块钱。大妹子,我看你也不像知青啊,也不像咱山里人。”售货员挺迷惑的,她天天看来来往往的人,眼力特好,苏南穿的虽然朴素,但是能看出来不是常年下地干活的人。

    “哦,你是从城里来我们这里办事的……特派员?”她眼睛一亮。

    “怎么可能,大姐,我叫苏南,就是李家村的村民。”苏南倒是很坦诚,“大姐,这蜂蜜真是附近大队里产的?”

    “那可不,你可别看我这里小,我告诉你,公社供销社都不一定有我这里的东西多。”售货员自豪地笑笑。

    “哦,”苏南眼珠一转,她是个聪明人,立即想到了什么。

    “老板,你看我,还要养孩子呢,以后要是有什么好东西,给我留着点,我都要。”

    售货员被苏南一口一个老板喊得心花怒放。来一个大主顾她当然高兴了。“行行行,我们这里位置好,附近好几个大队公社呢,再往山里的村民也都来我这里。经常会有一些山货,外面城里都买不到咧。”

    她说的也没错,她这里别看规模小,但是紧邻各个大队,很多村民既没有钱也没有票,但是又需要添置一些必需品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物换物,代购点远离城市和公社大队,经营也灵活多变,看起来不起眼,其实货物周转极快,油水多多。

    苏南嘴甜,人也长得甜美,买东西出手又爽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倒还聊起来了。售货员被她哄得高高兴兴。正说得兴起,又进来一人。

    “焦德花!我前天让你给我从公社定的菜籽油到底来了没有?我家思明等着呢!”

    进来是一个穿着粉色上衣灰色布裤子的女人。这年代人大多都是黑灰蓝绿几个颜色,男女都一样。苏南不免多看了她几眼。

    大圆脸,头发黑黑的,眼睛亮亮的,嘴唇颜色也红红的。算是长得挺好看的,年纪三十出头的样子,就是眼睛透着一股精明和厉害。

    售货员一看她进来,赶紧迎过去,“哟,爱玲姐,你来啦!你要的东西我什么时候都给你准备着。”

    她迅速起身去门帘后面拎出来一个塑料瓶,用两层纸包好,在外面用线绳装好,递给刘爱玲。

    “怎么才这么点啊?”女人一脸嫌弃的样子。

    苏南暗暗吃惊,心想这还嫌少?她在城里一年也见不着这么多菜籽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