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光男有些想不明白父亲为何脸上没有一丝开心的表情,于是耸耸肩,转身离开了。

    事实上,老片山的反应与他这几天一直在琢磨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有关----交班。

    和很多财团的当家人有所不同,今年60岁的片山俊太郎一直都认为,交接班的工作决不能等到自己已经快咽气的时候才开始,他对自己的长寿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真要等到八九十岁不行了才交班,那无论是交给光男还是清志朗,两个孩子都已年过半百,最年富力强的时代将白白浪费在他的羽翼之下。

    他很欣赏《教父》里面的老维多·柯利昂,在神智清楚的时候,把大权交给小儿子迈克尔,转而给儿子做高参,扶上马,送一程,走的时候也是风平浪静,总比死握着那点儿钱财,到了闭眼之时却是树倒猢狲散的感觉要强。

    所以他几年前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候正是光男最不省心的时候,被几个女人搞得昏了头,成天喝得跟个酒口袋似的,他看见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觉得都是因为樱井的少东家的身份,才会让这个孩子失去自我,脑子进水,看起来一副无药可救的样子,他实在不想把这么大份家业交给这个败家玩意儿。

    于是他转过头培养清志朗,让他隐姓埋名去奈良读高中,去名古屋上大学,然后建议他学中文,一步一步,都在为日后接班做准备。

    这种培养模式,老片山不能算是别出心裁,他是学那个把儿子先送到莫斯科上大学,又扔回农村劳动,再送上战场锻炼的中国的伟大领袖的做法,他一直认为,如果毛岸英不是偶然的原因牺牲在了朝鲜,其实他完全可以,也应该接过父亲的位子,那么中国将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毛岸英没能顺利接班是天意弄人,而原本已经准备等小儿子硕士毕业后,将自己的财团董事会主席职务交给清志朗的片山俊太郎,却在最后的关头陷入了踌躇。

    令他踌躇的第一个原因是光男慢慢有了变化,因为年龄的增长和父亲对自己信任的日益丧失,光男逐渐感到了危机,他开始意识到,樱井财团的少东家的身份,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父亲的基业不管是否留给他,他都必须为樱井的发展壮大尽最大的努力。

    他毅然地戒了酒,投身到公司的各项事务中来,渐渐的,公司里的上上下下,大小股东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老片山也给予了他更多的信任。光男一旦把精力全部放到事业上,这份天赋和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跑来见小雅的时候,他已经是老片山最得力的手下之一,被股东大会高票推选为樱井的第五任ceo,光男获得这一切,可不仅仅是靠着作为董事会主席的父亲。

    而清志朗的变化则令人有些担心,平凡人的生活给了他淡定和平和的心态,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是,却一点点地磨灭了他心中应有的那种欲望。

    企业家,一定要有那种欲壑难填的渴望,不是生活方面的穷奢极欲,而是对于成功,对于事业,有着近乎恶狼食肉般的渴求,否则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很难生存下去,可是善良的清志朗,目前看起来,最为缺乏的就是这一点。

    举例来说:樱井在日本的建筑机械市场方面的占有率逐渐被三一重工蚕食,几年之内丢掉了接近10个百分点,他有一次在饭桌上提起此事,那时还不是公司ceo的光男一听就紧锁眉头,回头就去找市场方面的专家和有经验的前辈,苦思对策,彻夜研究好几天,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特别详尽而又具备相当可行性的报告,为樱井收复失地立下奇功。但是当时坐在一边的清志朗却没有那种念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市场是大家的,总想多吃蛋糕,让别人少吃,不如把蛋糕做大更好。

    老实说清志朗这话其实也很有道理,双赢乃至多赢才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制胜核心理念,但是这话在老片山听来就是睿智有余,进取不足。

    这就是令老片山踌躇的第二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