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十三、

    的确是明知故问,因为小雅的确没想到她能在日本再一次遇见赵磊。

    银贞是2001年7月搬到外面去的,退学之后不久,学校又安排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和她同住,但是这个女孩,准确地说应该是女人,因为来这里读书之前,她已经结婚三年了,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儿子。

    这个大姐是南京人,叫冯如,家里面条件不错,又嫁了个好老公,是搞房地产的,身家据说也上亿,婚后做了几年的全职太太,觉得没什么意思,等小孩一断奶,她就跟老公说想出来游学几年,老公倒是个爽快人,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因为冯如当初上大学学的是日语,所以没费什么功夫学语言就上了名大,选的专业是农学,她跟小雅说自己喜欢摆弄那些花花草草的,何况,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丰富和充实自己。

    冯如认识小雅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由于年龄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她从小生长的环境和小雅是天壤之别,经历决定了两人之间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所以尽管她们在一个房间里住了有小半年的时间,但是算不得是特别好的朋友,彼此之间也没有交过心。

    她倒是挺喜欢小雅的,时不时会用南京话叫她小把戏,小雅也欣然应了这个在自己看来有点滑稽的称呼。

    但正如小雅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给她或警醒,或支持,或启发一样,这个跟她自始至终都不算特别要好的大姐,她的言行举止,对小雅最大的启发就是,让她明白了,一个人在完全不用为物质条件操心的情况下,该如何去享受生活。

    也就是说,当钱多得没处花的时候,怎么办?

    冯如的做法是:随着自己的心情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个大姐的榜样作用在当时是根本不会被认同的,小雅多少还是打算学成后要干一番事业,起码要做一个优秀的策划和设计方面的专家;清志朗则立志要把父亲的基业发扬光大,所以他读完中文系的本科后,研究生阶段选择的是mba,为继承家业做准备。

    可这位大姐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悠哉悠哉去上课,听到喜欢的地方会跟老师热烈讨论一番,不愿意听就夹着书本从教室后门溜号。有时一连几天不回屋,正当小雅以为失踪的时候,她穿了件大花衬衣回来了,说最近想游泳了,所以去了趟夏威夷。

    她的很多衣服都是米兰或者巴黎时装发布会上的最新款式,一个爱马仕的包就得上百万日元,第一次知道这玩意儿价格的时候小雅差点没疯了,她终于明白为什么银贞要去做援*交了,如果不是有个极其有钱的爸爸或者是老公,小雅真想不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还有什么办法能给自己弄一个这样的包挎着。

    但是你要说她是个穷奢极欲的女人吧,又真不是。

    那些奢侈品看起来差不多都是老公给买的,她自己反而兴趣不大,她还没有把路易威登开到家里来的打算,反倒是有时候看见商场里的打折货,只要她喜欢,会非常有激情地冲进人堆里去淘上几样出来,脸上笑得开了花儿。

    来这里上学之后,她老公给她买了辆路虎,她却不怎么开,因为日本的道路比较窄,冯大姐技术糙,怕撞着人麻烦,所以干脆搞了辆自行车,骑得虎虎生风。

    至于住,小雅一开始想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跟自己挤这个留学生公寓,以她的条件别说在市里租一套房子,就是买一栋别墅也问题不大,可是她扁扁嘴:那有什么好,我一个人住多闷啊,在这里呆着还有你可以陪我聊聊天呢。

    小雅开玩笑说:你也可以去租个大公寓,我和清志朗都搬过去,陪你聊天啊!

    冯如撇撇嘴:我老公可不在,你们俩晚上亲热,要馋死我啊!

    她倒是挺认真地问过小雅有没有想过跟她一起去外面住公寓的打算,她不要小雅一分钱,但是带着清志朗去就不太合适了,毕竟在一起生活不方便。小雅说还是算了,她不想占别人便宜,于是冯如就自得其乐地继续窝在这个房间里,也没觉得有啥不舒服。